问题 | 帮信罪银行卡冻结多久解封? |
分类 | 刑事辩护-刑事处罚辩护 |
解答 |
一、帮信罪银行卡冻结多久解封? 1、帮信罪银行卡冻结六个月后可能会被解冻 冻结存款、汇款、证券交易结算资金、期货保证金等财产的期限为六个月。每次续冻期限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对于重大、复杂案件,经设区的市一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冻结存款、汇款、证券交易结算资金、期货保证金等财产的期限可以为一年。每次续冻期限最长不得超过一年。 2、储蓄卡会被冻结的情形: (1)出现过异常交易,可能被银行冻结。 (2)透支超出份额银行会立刻冷冻银行卡。 (3)密码三次输入连续出错,自动冻结,24小时后解冻。 (4)第三方原因造成的银行卡被冻结,一般这种情况下个人银行卡被冻结,有可能是法律办案需要,部分特殊情况需要冻结银行卡等。 二、帮信罪与诈骗罪的区别有哪些? 帮信罪与诈骗罪的区别包括行为主体不同、主观内容不同、侵犯的法益明显不同等。 1、行为主体不同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单位可以构成,诈骗罪只能由自然人才能构成。 2、主观内容不同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主观上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且系为了获取对价性酬劳而提供帮助行为;诈骗罪出于非法占有目的;定罪量刑思路不同等。 3、二者侵犯的法益明显不同 诈骗是侵财类犯罪,侵犯的是公私财产所有权,而“帮信罪”属于扰乱公共秩序犯罪。 当提供“两卡”的行为造成了具体法益的侵害时,可能同时构成两罪;而造成的法益侵害具有抽象性、概括性时,则不适合认定为诈骗罪共犯。 4、客观方面有所区别 对于一般性帮助行为,如提供场所、资金支持的行为,一般认定为诈骗犯罪。帮信罪的帮助行为,限定在信息网络犯罪活动方面。在这一范围,存在两罪的竞合关系。 5、主观故意的一致性判断 (1)帮助行为人与诈骗行为人不存在主观通谋时,可构成帮信罪。 (2)意联络无法查清或者行为人仅具有间接的故意时,可构成帮信罪。 (3)助行为人与诈骗行为人存在事前或事中通谋,则可构成诈骗罪。 三、被帮助的犯罪对象没有达到承担刑事责任的年龄,会涉嫌犯帮信罪吗? 1、被帮助的犯罪对象没有达到承担刑事责任的年龄,会涉嫌犯帮信罪。 被帮助对象实施的犯罪行为可以确认,但尚未到案、尚未依法裁判或者因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等原因依法未予追究刑事责任的,不影响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认定。 2、认定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主观明知 (1)重点审查行为人提供信用卡或转账的行为是否具有正当理由。 行为人是否具有正当理由不能仅凭其供述和辩解,应结合行为人的认知能力、既往经历、交易对象、与被帮助对象的关系、提供帮助的时间和方式、获利情况等方面综合认定。 (2)要在主观认识与客观行为一致的范围内认定行为的性质。 无论是“帮信罪”还是“掩隐罪”,都以上游行为构成犯罪为前提。“帮信罪”和“掩隐罪”客观方面都是为上游犯罪提供一定的帮助,犯罪行为存在交叉重合。 公安机关在侦查期间,检察院在审查帮信案件期间,都有可能会作出冻结帮信行为人银行卡的决定。根据规定,司法冻结的期限是六个月。对帮信罪银行卡冻结多久解封存在其他相关疑问的,可通过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我们会匹配专业律师为您解答问题。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