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拆迁有宅基地纠纷如何处理 |
分类 | 征地拆迁-土地征收 |
解答 |
一、拆迁有宅基地纠纷如何处理 拆迁有宅基地纠纷可以通过协商,调解,仲裁或诉讼的方式来解决。实际上根据《土地管理法》等相关的法律规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方面的争议,可以由双方当事人协商来解决,如果协商不成的,也是可以提请当地的人民政府来处理纠纷的。 法律依据: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十七条 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对被征收人给予的补偿包括: (一)被征收房屋价值的补偿。 (二)因征收房屋造成的搬迁、临时安置的补偿。 (三)因征收房屋造成的停产停业损失的补偿。 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制定补助和奖励办法,对被征收人给予补助和奖励。 二、拆迁纠纷起诉需要什么证据 (1) 被拆除房屋的所有权证。 (2)证明被拆除房屋的结构、房屋的性质、房屋的建筑面积等证据。 (3)当被拆除的房屋所有权证上记载的所有人与主张权利的被拆迁人不同时,还需要提交证明拆迁人对于被拆迁房屋享有接受补偿安置权利的证据。 (4)证明房屋被拆除的时间的证据。 (5) 已达成前拆补偿协议的,还应当提交拆迁补偿协议。 (6)经过房屋拆迁主管部门的裁决的,还应提交裁决书。 (7)拆迁许可证。 (8) 房屋拆迁公告及张贴公告的照片资料。 (9)新建建筑物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及工程竣工验收证明。 (10)房屋被拆除前的面积丈量报告。 (11) 向被拆迁人支付补偿金、房屋搬迁费、电话迁移费、及过渡期安排补助费的凭证。 (12)提供过渡时期临时用房给被拆迁人的证据。 (13)用以安置被拆迁人的房屋平面图、建筑面积、竣工验收报告等。 三、拆迁纠纷起诉条件是什么 征地拆迁产生纠纷的,当事人提起诉讼的,通常为行政诉讼。提起行政诉讼的起诉条件有: 1.提起诉讼的是行政诉讼法上适格的原告,在征地拆迁诉讼中的原告通常是被拆迁人。 2.有明确的被告,通常为拆迁人、房屋和土地的征收人或者相关部门。 3.事实根据包括案情事实和证据事实,需要提供关于征地拆迁中的被拆迁房屋的产权证以及拆迁通知等,能证明拆迁事实和违法拆迁的证据。 4.选择正确的征地拆迁纠纷的受诉法院。 四、拆迁纠纷起诉费如何缴纳 1、治安行政案件,每件交纳5到30元。专利行政案件,每件交纳50到400元。 2、其他行政案件,每件交纳30至100元。 3、有财产争议其争议金额不满1千元的,每件交50元。 (1)超过1千元到5万元的部分,按4%交纳。超过5万元到10万元的部分,按3%交纳。 (2)超过10万元到20万元的部分,按2%交纳。 (3)超过20万元到50万元的部分,按1。5%交纳。超过50万元到100万元的部分,按1%交纳。 (4)超过100万元的部分,按0。5%交纳。 拆迁有宅基地纠纷如何处理,农村宅基地房屋拆迁纠纷的处理方式有当事人之间协商解决。请求政府或其他组织调解或者依法进行处理。希望通过上文中的法律知识能为您提供帮助,如果还需要了解其他相关问题,可以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咨询律师。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