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知识:

 

问题 单位犯罪的构成
分类
解答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六条规定了单位犯罪的构成和法律解释。单位犯罪是指国家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军队、武装警察部队、合作社、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企业和其他组织犯罪的行为。
根据该条规定,单位犯罪应符合以下条件:
1. 由组织的工作人员犯罪;
2. 以该单位的名义或者以该单位的行为实施犯罪;
3. 犯罪行为属于该单位的职责范围内的行为;
4. 犯罪行为给国家、集体或者个人造成损害。
对于单位犯罪,法律规定了两种情形:
1. 直接责任: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实施了犯罪行为,或者明知其他单位工作人员实施犯罪行为而不采取阻止措施的;
2. 间接责任: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没有履行管理职责,导致其他单位工作人员实施犯罪行为的。
针对单位犯罪,法律还规定了如下责任:
1. 对单位的罚款:法院可以对单位处以罚款,罚款数额为单位犯罪所得的数额,如果不能确定犯罪所得数额,罚款数额不超过人民币五万元;
2. 对单位的追究刑事责任:法院可以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可以进行责令停产、停业、关闭或者吊销许可证、执照等行政处罚措施;
3. 对单位的剥夺政治权利:法院可以对单位剥夺政治权利,限制或者禁止单位在一定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
总之,单位犯罪的构成需要满足以上的条件,并且法律规定了相应的处罚措施。

单位犯罪的构成相关词条

  • 单位犯罪的定罪

    单位犯罪的定罪,构成单位犯罪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按照刑法有关规定处以刑罚。

  • 刑罚种类

    刑罚种类,是指我国刑法规定的,依据犯罪嫌疑人行为特征及社会危害程度科以何种刑法的种类。

  • 定罪情节

    定罪情节,是指刑法所规定的影响法院对犯罪嫌疑人是否构成犯罪、罪轻罪重的情况,比如犯罪嫌疑人的认罪态度,社会危害程度,是否累犯等。

  • 刑事罪名

    刑事罪名,是指我国刑法规定的构成何种刑事犯罪的名称,具体内容在刑法分则有详细描述。

  • 单位犯罪的处罚

    单位犯罪的处罚,构成单位犯罪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按照刑法有关规定处以刑罚。

  • 刑法的效力

    刑法的效力,指刑法生效的范围,分为时间效力、地预效力和对人的效力,即刑法适用于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和什么人。

  • 主观罪过

    主观罪过,是指行为人在实施犯罪行为时对自己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及其危害社会的结果所持的故意或者过失的心理态度。

  • 刑事辩护

    刑事辩护,是指犯罪嫌疑人委托律师为自己在刑事侦查、提起公诉、法院判决阶段提供法律帮助,以证明自己无罪或罪轻,被委托律师根据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和相关法律,向司法机关申请犯罪嫌疑人无罪或罪轻的行为。

  • 单位犯罪诉讼代表人

    单位犯罪诉讼代表人,是指在刑事诉讼中,被告人为单位时,需要代表单位行使其诉讼权利、承担其诉讼义务的单位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或其他受托人。

  • 罪数形态

    罪数形态,是指主体为一人,但其所犯之罪有数个,依据刑法理论上最终为一罪或数罪。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6:0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