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起诉条件
不起诉条件:是指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对违法行为人决定不起诉所具备的条件。绝对不起诉的适用条件是以下6种情形之一:(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二)犯罪已过期限的;(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四)依照刑法,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问题 | 审查起诉程序 |
分类 | |
解答 |
审查起诉程序是指法院对公诉案件的起诉书进行审查和决定是否受理的程序。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六条规定,法院应当在五日内予以审查,并决定是否受理起诉。审查起诉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1. 受理审查:法院收到起诉书后,首先进行受理审查,包括检查起诉书的形式和内容是否符合法律规定,是否具备立案条件等。 2. 补充材料:如果起诉书不完整或有缺陷,法院可以要求检察机关补充材料,或者指导检察机关对案件进行进一步调查。 3. 面谈审查:法院可以要求检察机关提供案件相关的材料和证据,并进行面谈审查。在面谈审查中,法院可以就案件的事实、证据、法律适用等问题向检察机关进行询问和交流。 4. 决定受理或不受理:在审查起诉程序结束后,法院会根据起诉书的内容、补充材料、面谈审查等综合考虑,决定是否受理起诉。如果法院认为起诉书符合法律规定和立案条件,且案件属于法院管辖范围,就会决定受理起诉,进入立案阶段;如果法院认为起诉书存在重大缺陷,或者案件不属于法院管辖范围,就会决定不受理起诉。 审查起诉程序的目的是保证起诉的合法性和准确性,确保公诉案件能够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并保护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同时,审查起诉程序也是提高司法工作效率和质量的重要环节,有助于减少不必要的诉讼和资源浪费。 审查起诉程序相关词条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