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装叛乱、暴乱罪
武装叛乱、暴乱罪,是指组织、策划、实施武装叛乱或者武装暴乱的行为。
问题 | 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 |
分类 | |
解答 |
![]() 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是指以造谣、诽谤或者其他方式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行为。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以造谣、诽谤或者其他方式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行为。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具有颠覆或者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恶意。 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的犯罪构成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以造谣、诽谤或者其他方式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行为。所谓造谣,是指为了达到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目的而无中生有。捏造虚假事实,迷惑群众;所谓诽谤,是指为了达到颠覆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目的,而散布有损于国家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的言论,以损害国家政权的形象。 3.主体要件本罪主体是为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中国人、外国人、无国籍人都可能成为这两种犯罪的主体。进行武装叛乱或武装暴乱的犯罪,实践中往往是多人或众人所为,例如某种组织或集团所为,单个人是不可能进行这两种犯罪活动;个人如果具有这种行为的,应依本法的其他有关条文定罪处刑。 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且以危害国家安全为目的。 案例分析1.衡阳男子煽动颠覆国家政权被判刑4年记者从衡阳市中级法院了解到,今天上午,该院对赵枫生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案作出一审判决,以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判处被告人赵枫生有期徒刑4年,剥夺政治权利3年。 湖南省衡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被告人赵枫生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一审宣判判决书全文如下: 2014年11月28日,衡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被告人赵枫生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案作出一审判决,以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判处被告人赵枫生有期徒刑四年,剥夺政治权利三年。 衡阳中院审理查明,2013年11月26日上午,被告人赵枫生在衡阳市蒸湘区红湘街道办事处联合村1组租住房上网时,看到新闻报道突厥斯坦伊斯兰党领导人曼苏尔申明对北京天安门广场金水桥汽车爆炸事件负责后,赵枫生当即写了《致突厥斯坦伊斯兰党领导人的一封公开信》(以下简称“公开信”)。主要内容是:一、认为在北京天安门金水桥发生的汽车爆炸死亡人数不是很多,对于在本次事件中伤亡的平民不必内疚;二、谣传突厥斯坦伊斯兰组织下次攻击对象是人民大会堂,认为影响力不够,攻击目标应改为中南海,各地省委、省政府,官员及富豪,让大陆富人逃离,工厂垮的多,才能促使中国经济更快崩溃,促进中国共产党政权垮台;三、提出突厥斯坦伊斯兰组织走出族群圈子,加强与藏人合作,只要是对中共政权实施了暴力袭击的人员,应大胆宣传对此负责。赵枫生将该“公开信”的中文内容用网页翻译功能自动翻译成英文、阿拉伯文后,将该“公开信”分别用中文、英文和阿拉伯文三种文字表述,在互联网上通过其注册申请的电子邮箱以群发的形式发送给不特定的多个电子邮箱,网友唐荆陵等对该“公开信”予以了回复。后该“公开信”被境外网站刊登出来。 2013年11月28日,被告人赵枫生在其位于衡阳市蒸湘区红湘街道联合村一组的租住屋中被公安人员传唤到案。 衡阳中院认为,被告人赵枫生因对生活现状及社会主义制度不满,书写并通过其电子邮箱在互联网上传播煽动具有以暴力恐怖袭击的方式颠覆国家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内容的《致突厥斯坦伊斯兰党领导人的一封公开信》,其行为已构成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被告人赵枫生针对北京天安门暴力恐怖袭击事件在互联网上公开煽动采用暴力恐怖袭击方式颠覆国家政权,为恐怖组织出谋划策,情节恶劣,应依法严惩。故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零五条第二款、第五十六条第一款、第五十五条第一款、第六十四条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第二条第(一)项之规定,作出上述判决。 2.兰州市民被控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9月4日,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一起涉嫌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的案件,被告人陈平福被控在网上发表、转载多篇危害国家政权的言论。 据公诉机关指控,现年55岁的陈平福原是一家国有企业的教师,该国企破产后,失业的陈平福在兰州街头靠拉小提琴卖艺为生。2007年7月至2012年3月,陈平福先后在网易、百度、搜狐、时光网、新浪、天涯等网站注册名为陈平福的博客或微博,发表、转载了大批具有煽动性观点的文章。 公诉机关认为,被告人陈平福无视国法,在互联网上针对不特定的网民散布攻击党和政府的言论,诋毁、诬蔑国家政权与社会主义制度,其行为应当以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面对公诉机关的指控,被告人陈平福的代理律师为他作无罪辩护。陈平福在庭上也自己辩称,他所写文章都是基于言论自由的表达,没有颠覆或者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恶意。 在当日的庭审中,法院谨慎对待陈平福罪名的认定,组织公诉机关及被告代理律师,围绕陈平福是否构成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展开两轮辩论,在认真听取双方的意见后,法庭宣布将定期宣判。 论文赏析1.张千帆:如何解释“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 据报道,甘肃兰州市中级法院近日开庭审理了陈平福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的案件。2007年7月至2012年3月,陈平福在博客与微博上发表或转载了“向埃及人民学习,我们不想再忍受花言巧语的愚弄”、“不当奴化教育的帮凶”、“中国特色——领导创造思想”、“抗拒民主和法制,全民族都是输家”、“我在自己的祖国被自己的仆人欺负”等文章。检方认定他“通过互联网攻击党和政府,诋毁、诬蔑国家政权与社会主义制度”,其“行为”已构成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 2.环球时报社评: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的人就应治罪四川和贵州的地方法院近日以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分别判处一名涉案者有期徒刑,西方媒体再次将判决与人权挂钩。我们认为,中国刑法对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的规定是清楚的,我们支持司法机构对通过煽动严重危害社会的人依法治罪。 与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类似的罪名在很多现代国家都存在,它与保护言论自由不矛盾。比如《美国法典》第115章第2383条、2385条就有相关规定,美国上世纪先后审理了多起在征兵、服役、美国出兵等问题上煽动与美国政府对抗的案件。 中国处在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言论的自由空间迅速拓宽。一些人宣扬言论自由的无边界性,宣扬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的合法化,这在表面看很唬人,其实它在恶意引导社会对言论自由的非理性认识,这样做对中国尚在发展中、相对脆弱的舆论环境是极不负责任的,完全是破坏性的。 中国的国家政治框架是宪法规定的,像中国这样的大国,一部宪法的成型,一定是历史巨手的塑造,它所容纳的社会代价是决不可轻易重来的。颠覆国家政权就是推翻中国宪法,对此类行动和舆论煽动,中国的刑法都必须予以惩戒。由此带来的震慑,是对中国人民享受和平发展的保障。 当前中国社会的政治价值观,很难在全球化条件下不受西方的任何影响。这种影响在刻意模糊一个现实:在中国和在西方,发生权力转移的政治含义完全不同。西方发生的是政党执政轮替,而在中国,一些人鼓吹的是政权轮替。政党轮替在西方已经制度化,而在中国一旦发生政权轮替,那就意味着一次政治上的推倒重来。 尽管对言论自由的边界,全世界都有争论,但煽动颠覆政权,在任何国家都不会被鼓励。一旦这样的煽动给社会带来实际危害,将它定为犯罪,惩处煽动者就是这个国家司法机关对人民应尽的义务。 我们认为,中国舆论的多元化程度依然是不够的,表达各种不同意见、包括政治上的不同意见应继续受到鼓励。与此同时,坚决给个别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的人治罪也是必须的,它是对国家安全的保卫,也是对正常舆论环境的保护。 西方每到中国作出类似宣判时,都无一例外持反对态度。这种态度完全是政治性的,而非法律性的。 什么是合法的,什么是非法的,什么是犯罪的,这在中国民间是不难作出大致把握的。一些人制造“因言获罪”的帽子,给中国维护国家安全的行动贴“侵犯人权”的标签,但这样的价值观注定只能在一个小圈子里流行,而无法成为大众的。 坚定是中国面对西方政治压力时需要实际奉行和公开展示的态度,它也应是中国主流社会在重大政治是非面前的态度。我们鼓励并推动国家正视问题,加快改革,但坚决反对那些以制造国家政治动荡为目标的力量,无论它们来自国内还是国外。 这样的中国只能由中国人民自己来塑造,也只有这样的中国才是安全的,有希望的。 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相关词条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