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在我国诈骗罪上法庭怎么判决 |
分类 | 刑事辩护-金融诈骗辩护 |
解答 |
一、在我国诈骗罪上法庭怎么判决? 1、对于构成诈骗罪的犯罪行为人,我国人民法院一般应当对其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2、《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二、可以作为诈骗罪的证据有哪些? 1、书面报案材料与报案人身份证件 可以口头报案,但是为了事情能顺利解决,最好准备好书面报案材料。要写清楚事情发生的经过和具体内容,可能的话,再写上当事人认为构成犯罪的理由。 2、犯罪嫌疑人的身份资料 最好是犯罪嫌疑人的真实信息,如果对方留的是假的也要尽量提供,其中或有线索; 3、关于诈骗行为的证据 证据主要是两方面,第一是证明自己被骗的证据,第二是财产给付的记录,前者包括微信、支付宝、电话聊天记录、能够证明事情发生经过的证人证言、相关文件材料等,后者包括银行转账记录、交付现金情况、微信、支付宝交易记录、车辆、房产过户等能证明把金钱或者财产交付给对方的时间、地点、过程。 三、诈骗罪的哪些情况不会追缴诈骗财物? 行为人已将诈骗财物用于清偿债务或者转让给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法追缴: (1)对方明知是诈骗财物而收取的; (2)对方无偿取得诈骗财物的; (3)对方以明显低于市场的价格取得诈骗财物的; (4)对方取得诈骗财物系源于非法债务或者违法犯罪活动的。 如果是因为他人善意取得诈骗财物的,是不予追缴的。 诈骗罪是一种性质非常恶劣的违法犯罪的行为,这种行为会对我国公民的财产安全和社会的经济秩序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因此我国的相关法律中会对结合涉案情节的严重程度以及造成的后果的恶劣程度来对犯罪嫌疑人处以不同程度的处罚。 四、犯了诈骗罪能去国外吗? 1、犯了诈骗罪是否能去国外,需要视情况而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的规定,如果行为人是因犯诈骗罪被判处刑罚尚未执行完毕的或者是属于刑事案件被告人的、犯罪嫌疑人的,是不允许出境的。但如果因诈骗罪被判罚,但已经执行完毕的,是可以出国。 2、《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第十二条 中国公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准出境: (一)未持有效出境入境证件或者拒绝、逃避接受边防检查的; (二)被判处刑罚尚未执行完毕或者属于刑事案件被告人、犯罪嫌疑人的; (三)有未了结的民事案件,人民法院决定不准出境的; (四)因妨害国(边)境管理受到刑事处罚或者因非法出境、非法居留、非法就业被其他国家或者地区遣返,未满不准出境规定年限的; (五)可能危害国家安全和利益,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决定不准出境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准出境的其他情形。 综上所述可知,诈骗罪上法庭怎么判决要看具体的犯罪情节,法官会依据具体的犯罪情节判决。通过上述文章内容希望能够解答您有关于诈骗罪上法庭怎么判决的问题,如果您对此问题还存有疑问,可以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专业律师可在线为您解答。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