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刑事案件受理后多久立案 |
分类 | 刑事辩护-刑事立案 |
解答 |
一、刑事案件受理后多久立案 在中国现行《刑诉法》的具体细则中,对公安机关立案审查的时间节点并未明确规定。 然而,作为参考性条款,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通常遵循以下原则: 即在七日内依法作出是否立为刑事案件的决议,对于重大复杂案件或特别重大案件,经过上级批准后,延长至三十天或更多天数进行审查。 对于此类案件的立案,必须满足两项基本要素: 1.存在犯罪事实,简称“事实条件”; 2.该犯罪事实符合刑法规定的构成要件,需追究相应的刑事责任,这被称作“法律条件”。 法律条件中又包含两部分内容: 第一,必须存在客观现实中的危害社会行为,这是立案的基石和首要依据; 第二,必须基于刑法规范,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 因此,所谓立案,就是在上述基础上,将现实存在的、符合法定要件并应予以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事实纳入刑事诉讼程序之中。 简言之,只有犯罪事实实际发生且根据法律规定确实需要追究行为人人身责任之时,才能启动刑事立案程序,确保公正司法。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并且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 二、刑事案件受害人能否获得精神损害赔偿 刑事案件的被害人主张精神损害赔偿金得不到刑事法庭的支持,犯罪做法导致被害人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付的合法花费,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导致被害人丧命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等花费。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一条 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如果是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的时候,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法律是社会的基石,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正的重要手段。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刑事案件受理后多久立案”,法律不仅是一种规定,更是一种教育和引导。我们应该从法律中学习如何正确地行事,如何尊重他人的权益,如何维护社会的公正和公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法治社会的理想,才能真正实现公正和公平。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