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民事诉讼程序的步骤有哪些 |
分类 | 诉讼仲裁-诉讼管辖 |
解答 |
一、民事诉讼程序的步骤有哪些? 民事诉讼的一般程序大概都是经过起诉和受理、审查前的准备、开庭审理、判决或者裁定几个基本的程序。 1、起诉和受理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人民法院收到起诉状或者口头起诉,经审查,认为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认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裁定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2、审理前的准备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被告提出答辩状的,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3、开庭审理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除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或者法律另有规定的以外,应当公开进行。离婚案件,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可以不公开审理。 二、民事诉讼的特点有哪些? 第一,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是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强制性手段,其目的在于排除妨害,保证民事诉讼顺利进行。 第二,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适用于民事诉讼的全过程,既包括审判阶段也包括执行阶段。 第三,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适用的对象比较广泛,既包括案件当事人和诉讼代理人以及其他诉讼参与人,也包括妨害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外的人例如旁听群众。只要他实施了妨害诉讼秩序行为,阻碍了诉讼的正常进行,法律都要对其采取相应的强制措施。 第四,在适用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在适用时,依照行为人妨害民事诉讼的程度轻重不同,既可单独适用某一种强制措施,也可以将几种强制措施合并适用。 三、民事诉讼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 1、保护证据:在诉讼过程中,证据是最重要的,因此要保护好证据,防止证据丢失或被篡改。 2、注意时效性:在起诉前要注意诉讼时效,避免诉讼时效已过。 3、选择管辖法院:要根据案件的性质和地理位置选择合适的管辖法院。 4、合理选择代理律师:选择具备实践经验、专业能力和职业道德的律师,提高案件胜诉几率。 5、尊重诉讼程序:遵守法院的诉讼程序,不得违规操作或影响正常审理。 我国的民事诉讼的程序的规定是十分的严格的,比如说民事诉讼第一审程序以及再审程序等,因为民事诉讼是解决公民之间的问题纠纷的,因此是需要十分严格的进行的。以上就是关于民事诉讼程序的步骤有哪些的相关介绍。对于该问题如果还有其他疑问的话,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我们会匹配专业律师为您解答。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