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工伤认定不准时送达怎么办 |
分类 | 工伤赔偿-工伤认定 |
解答 |
一、工伤认定不准时送达怎么办 一、未及时申报须自行承担相应费用社会保险管理部门特别提醒,对于工伤认定的申请,如果超出时限将导致无法获得认定资格并且需要当事人自行承担相应的费用。为了避免因错过工伤申请时限而遭受损失,法律明确规定了职工在遇到事故伤害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后,所在单位应该在24小时之内向当地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以及参加保险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进行报告,同时从事故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的30天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地报销相关费用。若未能按照上述规定的时间进行处理,那么相关的费用就需要由用人单位来承担。 二、申请期限仅为事故发生或确诊后一年工伤处理部门的相关负责人强调,依据我国《工伤保险条例》的相关规定,工伤认定的申请必须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的一年内提出。 三、60个工作日内给予回复工伤处理部门的相关负责人进一步解释道,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具体要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自收到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的60个工作日内做出决定,并以书面形式通知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及其所在单位。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 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二、工伤认定不上该怎么办 倘伤患本人或其亲属、所属单位对于所提出之工伤认定申请未获主管机关批准而表示不满的,可在收到上级机构不予采纳通知之日起六十日内向当地人民政府府或上一级人力资源及社会保障行政管理部门提出行政复议申请,或在九十天之内直接提交至当地人民法院启动司法程序。 首先,针对员工在企业内部受到伤害但未能符合进行工伤认定标准这一情况的处理方法如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相关规定,当无法被明确判定为工伤时,用人单位并不承担相应责任。 其次,如在此类事件发生后,员工希望获得赔偿,我们建议您先行与雇主协商解决方案。 《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一条 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敬告社会各界人士及广大劳动者,倘若您在遭受职业伤害或者疑似职业伤害之后未能及时申报工伤,超过了法定的申请时效期限,将可能导致无法成功申领工伤待遇,而这部分医疗费以及其他相关经济损失均须由您本人自行负担。在此特别强调,无论何种情形之下,一旦不幸发生工伤事故,都必须在事故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内向有关部门进行报告,并且务必在30日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否则,所有由此产生的费用都将由用人单位全权负责。需要注意的是,申请工伤认定的有效期限仅限于事故发生之日起或被确诊患有职业病之日起的一年内。同时,我们也提醒广大劳动者,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在收到申请后的60个工作日内作出最终决定,并向各方当事人发出书面通知。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