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没有签劳动合同不给工资怎么办? |
分类 | 劳动纠纷-工资福利 |
解答 |
一、没有签劳动合同不给工资怎么办? 1.面对此类情况,劳动者应首要证明自身与用人单位间确实存在合法的雇佣关系以及相应拖欠工资的具体金额,所需的证据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劳动合同、工资发放的相关凭证等。 2.若未曾签署劳动合同,则工作证、由劳动者亲自填写的用人单位招聘登记表、详细明了的考勤纪录、其他在职员工的证人证言以及音视频资料等均可作为有力的证据进行使用。 3.对于故意拖欠工资的违法行为,除了全额发放劳动者应得的薪资之外,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用人单位更应额外支付相当于工资报酬百分之二十五的经济补偿金。 4.当劳动者具备充足的证据之后,可以尝试先行与商店负责人进行协商,以解决问题; 如若协商无果,亦可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进行举报投诉或者直接提出劳动仲裁申请。若对仲裁裁决结果仍有疑虑,可在收到仲裁通知书之日起的15日内向地方法院提起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二、没有签劳动合同死亡怎么办 涉及到未签署劳动合同而导致的人员死亡事项,若其满足规定的工伤认定要求,即发生于工作时间内因执行职务之需或在此期间突发疾病,并于随后的48小时内进行抢救未能成功挽救生命,此时,作为雇主必须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为相关员工提出明确的工伤鉴定申请,经过一定的法定程序后,员工方有资格享受到符合法律规定的工伤赔偿权益。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九条 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一)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二)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供养亲属的具体范围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规定; (三)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因工伤导致死亡的,其近亲属享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待遇。 一级至四级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死亡的,其近亲属可以享受本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待遇。 当劳动者遭遇薪资拖欠问题时,首先应当着手证明其与用人单位之间确实存在雇佣关系以及所拖欠的具体金额。为此,劳动者需要提供诸如劳动合同、工资单据以及其他相关文件作为支撑。如若无法取得书面形式的劳动合同,则可以考虑使用工作证件、招聘表格、考勤记录等替代性证据材料。对于违法拖欠工资的行为,除了应支付给劳动者的正常薪资之外,用人单位还需额外承担支付相当于应发工资总额25%的经济补偿金。在掌握了充分的证据之后,劳动者可以首先尝试通过协商解决争议;如果未能达成共识,劳动者有权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进行投诉或者申请劳动仲裁。对于仲裁结果不满意的情况下,劳动者还有权在收到裁决书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提起诉讼。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