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行政处罚立案时间规定 |
分类 | 行政类-行政处罚 |
解答 |
一、行政处罚立案时间规定 在除了即时可以实施的行政处罚之外,如果行政机关发现任何个人、团体或单位存在了按照法律法规应予处罚的违法行为,行政机关就必须全面、客观和公正地展开调查,并且搜集相关的证据资料;当需要之时,根据法律法规的规范,也可以对当事人进行检查。当全部条件都满足立案标准后,行政机关应该立即启动立案程序。并且,从行政处罚案件开始立案起算,行政机关必须在90个自然日之内做出行政处罚决定。 《行政处罚法》第五十四条 除本法第五十一条规定的可以当场作出的行政处罚外,行政机关发现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的,必须全面、客观、公正地调查,收集有关证据;必要时,依照法律、法规的 可以进行检查。 符合立案标准的,行政机关应当及时立案。 二、行政处罚立案到结案不能超过多久 鉴于行政处罚案件的诉讼时效一般设定为90日内,根据我国出台的《行政处罚法》规定,自立案之日起至结案止,行政执法案件所花费的时间不得超出90天。倘若一些较为复杂的事件情况需要更多时间处理,需得到相关管理部门的审批后方可将其延长30天。然而,实则上,绝大多数的行政执法案件并未超出以上规定,这是法律所容许的最长期限。 《行政处罚法》第八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因违法行为受到行政处罚,其违法行为对他人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违法行为构成犯罪,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不得以行政处罚代替刑事处罚。 当行政机关在监督过程中发现违规行为需要进行惩戒时,必须坚持全方位、多角度、客观公正的原则,对事件展开深入全面的调查研究,同时,根据实际需求,合法地对相关责任方进行检查。如若达到立案标准,行政机关须立即启动相应程序予以立案,并将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法定时间设定为90个自然日,不包含紧急情况下的即时处罚。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