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诈骗式职务侵占罪立案标准是多少 |
分类 | 刑事辩护-金融诈骗辩护 |
解答 |
一、诈骗式职务侵占罪立案标准是多少 关于职务侵占罪的相关立案准则明确指出,若行为人利用自身的职务便利,擅自挪动本单位资金,其金额介于一万元到三万元之间且持续超过三个月仍未归还者;或利用职务之便,挪用本单位资金进行盈利性活动,其金额在一万元到三万元之间者;或者是擅自挪用本单位资金,其金额介于五千元到两万元之间,用于从事非法活动者,均应被视为职务侵占罪的犯罪嫌疑人,并依法予以追究刑事责任。职务侵占行为主要表现为行为人利用自身职务上的便利,以及职权和与其职务相关的便利条件;实施侵占行为,无论是先持有后转为自己所有,还是先不持有然后通过侵吞、盗窃、诈骗等手段将财物转为自己所有,只要其本质上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产的意图,并且利用了职务便利来实现这一非法占有目的,同时满足了数额较大的标准,那么就可以认定为职务侵占罪。如果数额较大,则属于数额巨大范畴,即达到十万元以上。设立职务侵占罪的初衷在于更好地规范劳动者的行为,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 【职务侵占罪】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贪污罪】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二、诈骗式职务侵占罪怎么判 1、在构成要件方面有所差异。 职务侵占罪属于特殊管辖范畴,其犯罪主体须特定为公司、企业或其他具有类似性质的组织机构中的工作人员; 然而,诈骗罪的犯罪主体则为普通大众。 2、在犯罪客体方面亦有区别。 职务侵占罪的侵害对象为本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所拥有的财产,这些财产实际上已经由行为人掌控; 而诈骗罪的侵害对象则是行为人无法直接控制的他人财产。 3、在具体犯罪行为方面也存在差异。 职务侵占罪通常是行为人借助于自身职务上的便利条件,非法占有本单位的财产; 而诈骗罪则是通过编造虚假事实或掩盖真实情况等手段,骗取他人的财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 【职务侵占罪】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贪污罪】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法律的力量不仅仅在于它的约束力,更在于它的教育和引导作用。它教育我们如何正确地行事,如何尊重他人的权益,如何维护社会的公正和公平。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诈骗式职务侵占罪立案标准是多少”,我们可以从中得到许多有价值的启示和教训。我们应该珍视这些教训,将它们内化为我们的行为准则,以便更好地遵守法律,更好地生活在这个法治社会中。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