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解除合同
法定解除合同,是指出现法律规定的解除事由而由享有解除权的一方当事人解除合同。
问题 | 约定解除 |
分类 | |
解答 |
![]() 约定解除的简介根据合同自由原则,合同当事人享有解除合同的权利。也就是说,当事人可以通过其约定或行使约定的解除权而导致合同的解除。当事人双方经过协商,达成一致的意思表示可以导致合同的解除;当事人也可以在合同中约定一方行使解除权的条件,待条件成就时单方解除合同,这就是合同的约定解除。只要当事人的约定不违背法律和社会公共道德,在法律上是有效的,且可以产生当事人的预期效果。 约定解除的两种情形协议解除是指合同成立后,在未履行和未完全履行之前,当事人双方通过协商而解除合同。由于该种方式是在合同成立后,通过双方协商解除合同,而不是在合同订立时约定解除,又称事后协商解除。 约定解除权所谓约定解除权,是指当事人双方在合同中约定,在合同成立以后,未履行或未完全履行以前,若出现约定的某种情况,一方当事人或双方当事人享有的解除合同的权利。该约定既可以在合同订立时,也可以在订立合同后另行约定。约定解除的内容以及行使方式应由当事人自行决定,若该约定符合民事法律行为生效要件,则约定有效,否则该条款无效。但该条款无效并不影响合同的其他条款的效力。约定解除权的意义在于,体现民法中意思自治和合同自由原则,同时充分发挥当事人相互协力、共同配合、自主解决纷争的作用。 约定解除相关词条
|
随便看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