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问题:

 

问题 居间人受贿罪中的犯罪定性是什么
分类 刑事辩护-贪污受贿辩护
解答

一、居间人受贿罪中的犯罪定性是什么

在实际情形的审判过程中,倘若中介方在撮合交易、传达信息、串联行贿者与受贿者等环节,已经显现出非法占有财富的恶意念头,此时便已然明确得知行贿者是为了谋求不正当的经济利益而意图给受贿者提供金钱或者物质上的支持,并且积极推动贿赂行为的实现。此后,该中介利用代为行贿者转交贿赂款项的便利条件,擅自侵吞或者扣留其中部分款项,那么这样的行为便构成了诈骗罪。原因在于,行为人怀揣着非法占有他人财产的目的,通过编造虚假事实或者掩盖真实情况,向行贿者谎称已经将所有贿赂款项全数转交给了受贿者,从而获取了行贿者的信任,进而骗取了他们的财物,完全符合诈骗罪的构成要素。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会面临与此前的介绍贿赂行为合并处罚的法律后果。

然而,若中介方在此前并未涉及任何介绍贿赂的行为,直至行贿者将贿赂款项交付给他,请求他转交给受贿者,然后在看到这些财物后心生贪念,产生了非法占有它们的意图,并私自侵吞或者扣留其中部分款项,那么这样的行为则构成了侵占罪。理由在于,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原本属于他人的财物非法据为己有,即行为人将原本应该转交给受贿者的贿赂款项据为己有,而行贿者对此并不知情,也无法且不会向中介方追讨,这正是“拒不退还”的一种表现形式,完全符合侵占罪的构成要素。因此,可以看出,犯罪意图的形成时间对于定罪量刑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在判断某项犯罪是否成立时,除了要严格遵循犯罪构成的四大要素外,还需深入理解立法的初衷、刑法的基本原则以及犯罪发生时的动机、目的和犯意等多重因素,只有经过全面综合的考量,才能确保定罪量刑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刑法》第三百八十九条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是行贿罪。

在经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的,以行贿论处。

因被勒索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没有获得不正当利益的,不是行贿。

第三百九十条对犯行贿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因行贿谋取不正当利益,情节严重的,或者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或者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行贿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待行贿行为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对侦破重大案件起关键作用的,或者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二、居间人合同是不是只跟乙方签订

在契约法律领域中,双方合同通常指的是两个当事人之间签署的、规定相互权利与义务的协议文件。

其中,居间合同以其独特性占据了重要地位。居间合同是指居间人为委托人策划并寻找建立合同关系的潜在机会,以及为委托人提供必要的合同缔结协助和信息咨询,以使委托人得以顺利达成业务目的,委托人按照居间人的实际付出给予其适当地经济补偿作为回报的一种双边合同形式。因此,从这一角度来说,居间合同也完全可以被视为一种双方合同。

《民法典》第九百六十一条

【中介合同定义】中介合同是中介人向委托人报告订立合同的机会或者提供订立合同的媒介服务,委托人支付报酬的合同。

第九百六十五条

【委托人私下与第三人订立合同后果】委托人在接受中介人的服务后,利用中介人提供的交易机会或者媒介服务,绕开中介人直接订立合同的,应当向中介人支付报酬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9 1: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