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酒驾是不是犯罪 |
分类 | 交通事故-醉驾 |
解答 |
一、酒驾是不是犯罪 酒后驾驶机动车在法律意义上并未明确规定为犯罪行为,然而醉酒驾车却被视为犯罪行为。 这里所说的“饮酒驾车”,特指车辆驾驶员血液中的酒精浓度水平达到或超过20毫克每百毫升(mg/100ml),小于80毫克每百毫升(mg/100ml)的驾驶行为; 而“醉酒驾车”则是指车辆驾驶员血液中的酒精浓度水平达到或超过80毫克每百毫升(mg/100ml)的驾驶行为。 需要强调的是,“饮酒驾车”这一行为在法律层面属于违法范畴,将会面临包括暂扣驾驶证、罚款在内的行政处罚措施。 然而,如果驾驶员的行为达到了“醉酒驾车”的标准,那么就已经触犯了刑法,构成了危险驾驶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 【危险驾驶罪】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 (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 (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 (四)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 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前款第三项、第四项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二、酒驾是不是影响交通事故责任的认定 在处理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过程中,驾驶员饮酒驾车将对责任的划分产生重要影响。 这是由于饮酒驾车被视为一种严重违法行为,除非对方当事人同样存在严重过失,否则通常需要承担主要乃至全部责任。 在此过程中,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依据交通事故现场的勘查、检验以及相关的调查取证结果,结合权威的检验鉴定结论,及时出具正式的《交通事故认定书》,以此作为处理交通事故的关键证据。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三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交通事故现场勘验、检查、调查情况和有关的检验、鉴定结论,及时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作为处理交通事故的证据。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载明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实、成因和当事人的责任,并送达当事人。 第七十四条 对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争议,当事人可以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当事人未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书生效后不履行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三、酒驾是不是负全责 酒后驾车并不意味着必定要承担全部的责任。在处理交通事故时,需要结合多个维度的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其中包括了事故各相关方的过失行为对于事故结果产生的影响以及这些过失行为的严重性。虽然酒后驾驶属于严重的违法行为,这将会给责任分担带来额外的压力和挑战,但是,如果事故的另外一方在同样情况下也存在着诸如超速行驶、逆向行驶或者闯红灯等更为严重的过失行为,并且这些过失行为对于事故的发生起到的作用更加显著,那么酒后驾驶的一方就有可能无需承担所有的责任。总而言之,交警部门将依据现场勘查、询问见证者、检验鉴定等一系列严谨的程序,综合评估各方应当承担的责任比例。最后,以由交警部门出具的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作为最终的裁决依据。 酒后驾车未明确为犯罪,但醉酒驾车是犯罪。饮酒驾车指驾驶员血液酒精浓度20mg/100ml至小于80mg/100ml,属违法,面临暂扣驾驶证、罚款等行政处罚。醉酒驾车指酒精浓度达到或超过80mg/100ml,触犯刑法,构成危险驾驶罪。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