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公司注销后起诉股东的依据有哪些 |
分类 | 公司经营-公司解散 |
解答 |
一、公司注销后起诉股东的依据有哪些 公司注销后追究股东责任的法律依据 在公司正式注销之后,其法律主体资格便彻底消亡,因此,当您选择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时,必须明确确定所指向的被告方。 然而,对于已经被注销的公司而言,由于其不再具备实体资格,便不能再成为上述诉讼中的合适被告对象。而倘若相关公司的股东在此次注销过程中出现了出资能力不足甚至有公司财产尚未处理完毕的情况,仍然可以考虑对这些股东进行起诉。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二、公司注销后税务局是否还查 通常来说,如果您的企业已经完成了在工商部门以及税务部门等相关机构的税费结算并妥善处理了所有证照等手续的注销作业,那么通常情况下不再需要接受来自这些机构对于帐务的检查,除非贵司涉及的税款问题属于重大案件或其他特殊情况才有可能例外。 然而,即便贵司完成了公司注销程序,对于部分规模较大且资产数量可观的企业而言,我们仍然会将相关数据上交上级领导进行查阅审定。 至于那些无任何交易记录的企业则一般无需此类操作。 因此,在贵司完成公司注销并且领取清税证明以及税务领取通知书之后的二十天之内,将会有幸受到税务部门的账目检查。 在此期限内,请务必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以免影响贵司的正常运营。 值得注意的是,依照我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的第十六条规定,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当其税务登记内容发生变化时,应从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变更登记之日起三十日内或在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办理注销登记之前,及时持有相关证件向税务机关申报办理变更或注销税务登记。《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十六条 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税务登记内容发生变化的,自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变更登记之日起三十日内或者在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办理注销登记之前,持有关证件向税务机关申报办理变更或者注销税务登记。 三、公司注销后能起诉吗法院怎么判 在公司完成注销手续之后,其法定代表人资格随之终止,这时原本的公司身份已不复存在。因此,通常情况下是无法再以该公司的名义进行任何诉讼行为的。但是,若是公司在完成注销之前没有经过法律规定的清算过程,甚至以欺骗性的清算报告来误导公司登记机关并获取法人注销登记,那么在此种情况之下,债权人就可以诉诸法律,要求公司的所有股东以及实际掌权者对公司所欠债务担负起偿还责任。在法院审理这类事例的过程中,将会特别关注公司注销的流程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同时也会深入调查股东们是否有过失行为等等。如果确实发现存在违法注销的情况,法院一般会做出判决,要求股东及其他相关责任主体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然而,最终的判决结果还需要根据全案的证据和事实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和判断。 公司注销后,其法律主体资格消失,提起民事诉讼需明确被告。对于已注销公司,无法作为合适被告。但如股东在注销过程中出资不足或公司财产未处理完毕,可对其起诉。法律依据为相关法律法规。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