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问题:

 

问题 劳动仲裁60个工作日内有效吗
分类 劳动纠纷-劳动仲裁
解答

一、劳动仲裁60个工作日内有效吗

劳动仲裁的时限并非通常所认知的60个工作天。实际上,根据相关法规,法律赋予了劳动仲裁诉讼期为一年来维护自身权益。此期限应从当事人明确知晓或理应知晓其合法权益遭受侵害之日起开始计算。在劳动关系持续期间内,若因拖欠劳动报酬引发争议,劳动者有权提起仲裁,且不受一年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

然而,当劳动关系终止时,则必须在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仲裁申请。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二、劳动仲裁60个工作日是多久

在处理劳动仲裁案件过程中,预定的60个工作日并不涵盖法律规定的公众假日与休息日在内。通过一般的计算方法来看,按照每周五天工作制来估算的话,60个工作日约为12周,相当于三个月左右的时间段。

然而,实际的审理时长还将受到包括假期、其他法定休假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差异。

《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第四十五条

仲裁庭裁决案件,应当自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仲裁委员会主任或者其委托的仲裁院负责人书面批准,可以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但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

三、劳动仲裁60日和一年有关系吗

关于劳动仲裁方面的期限规定中,60天与1年存在着显著差别。按照常规来说,因拖欠薪酬引发争端所导致的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间段规定为不超过1年。然而,当劳动关系仍在持续的阶段内,由于拖欠薪酬问题产生的争议,劳动者申请仲裁则无关乎这1年仲裁时效的限制范围。然而,一旦劳动关系终结,应从劳动关系结束之日算起,在1年内提出仲裁申请。至于60天这个期限,曾经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被采用过,但随着相关法律法规的不断修订与完善,目前广泛应用的仲裁时效已经调整为1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劳动仲裁时限非一般认为的60个工作日,法律规定为一年。该期限从当事人知道或应知权益受损起算。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劳动者可因拖欠报酬随时申请仲裁。但关系终止后,须在一年内提出仲裁申请。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1 16:4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