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谅解书起多大作用才有效 |
分类 | 刑事辩护-刑事处罚辩护 |
解答 |
一、谅解书起多大作用才有效 在司法实践中,谅解书在刑事案件中的重要性不容忽视,然而,它的实际价值往往受到案件特定情形的制约。谅解书所能表达的含义在于,受害者或其亲属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罪行予以宽恕与谅解,这种态度有可能对法院对被告人的量刑产生深远影响。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倘若被告人能够积极地进行赔偿,并获得受害者的谅解,那么法院便有可能在判决时给予适当的减轻处罚。例如,依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在对犯罪分子裁决刑罚之时,应根据犯罪的真实情况、犯罪的性质、情节以及对社会造成的危害程度,按照本法的相关规定来确定。”因此,被告人得到受害者谅解的这一情节,可被视为减轻处罚的一项重要考量因素。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谅解书并非必然导致减轻处罚,而是法院在量刑过程中所要综合考虑的众多因素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一条 【量刑的事实根据与法律依据】对于犯罪分子决定刑罚的时候,应当根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依照本法的有关规定判处。 二、谅解书具备何种效力才被认可 谅解书的效力需满足一定条件才被认可。首先,谅解书应是被害人或其家属真实意思的表示,不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其次,内容应明确表达对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谅解,包括对其犯罪行为的认识和不再追究其刑事责任的意愿。再者,谅解书应在合法的程序下出具,如在刑事诉讼过程中,经司法机关认可的程序。若谅解书符合上述条件,在刑事诉讼中可对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量刑产生积极影响,如可能导致从轻、减轻处罚等。但谅解书并非必然导致免除刑事责任,具体仍需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和法律规定来综合判定。 三、谅解书的法律效力及作用范围 谅解书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其作用主要在于在刑事诉讼中,可能对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量刑产生影响。当被害人出具谅解书,表示对犯罪行为的谅解时,司法机关在量刑时通常会予以考虑,有可能从轻、减轻处罚甚至适用缓刑。 作用范围通常局限于刑事诉讼领域,主要是在刑事案件的审理过程中发挥作用。它体现了被害人对犯罪行为的态度和意愿,对司法机关的量刑决策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谅解书并不能改变犯罪的事实和性质,也不能完全免除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刑事责任,只是在量刑情节上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 谅解书在刑事案件中至关重要,但受案情制约。它表达受害者对犯罪者的宽恕,可能影响法院量刑。若被告人积极赔偿并获谅解,法院或减轻处罚。依据《刑法》,谅解是量刑的重要考量因素。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