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精神病患者能否协议离婚 |
分类 | 婚姻家庭-离婚 |
解答 |
律师解析:
1.按照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精神病患者不得申请办理协议离婚手续。
原因在于,协议离婚需建立在夫妻双方均具有明确离婚意愿之基础上,然而对于患有精神疾病的人士来说,他们可能被视为具有部分行为能力或全无行为能力之人,因此,法律规定此类人员的法律行为应以其法定代理人作为代表进行代理,故仅可通过诉讼程序实现离婚的目的。 2.达到成年人年龄但无法全面认识自身行为的人群,属于我国民法中所定义的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在进行民事法律行为时,须由这些群体的法定代理人代为代理或得到其法定代理人的同意、追认。 不过,如果这些成年人能够独立完成那些纯粹为了获得收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是与他们的智力和精神健康状况相符合的民事法律行为,也可以不受此限制。 3.当婚姻登记机关经过审查确认夫妻二人均是出于真实自愿地解除夫妻关系,同时对子女的抚养问题、财产分割以及债务处理等相关事宜皆已达成共识后,方可予以登记,颁发离婚证书。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二条
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八条 婚姻登记机关查明双方确实是自愿离婚,并已经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予以登记,发给离婚证。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