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不动产合同纠纷适用诉讼时效吗 |
分类 | 合同事务-合同效力 |
解答 |
律师解析:
不动产合同纠纷是需要适用诉讼时效的。
一般的诉讼时效为三年。 这个三年的时效是从权利人能够知道或者理应知道自己的权利受到了损害,并且也知道义务人是谁的那一天开始计算的。 不过,法律当中也有一些特别的规定,比如说如果涉及到不动产物权的相关请求权,那么就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啦。 在诉讼时效期间内,权利人是有权利向法院提起诉讼的,通过法律途径要求对方履行合同当中的义务,或者让对方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但是,如果超过了诉讼时效期间,权利人虽然还是拥有起诉的权利,然而却很有可能会面临对方提出诉讼时效已经过了的抗辩理由。 一旦对方提出了这样的抗辩,那么权利人的胜诉权就有可能会丧失掉,法院也就很可能会驳回权利人的诉讼请求。 所以,当我们遇到不动产合同纠纷的时候,一定要特别注意诉讼时效的相关规定,千万不要因为疏忽而错过了主张自己权利的最佳时机,要及时地采取行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案情回顾: 小朱与小李签订不动产买卖合同,小李未按约履行。三年后小朱才想起维权,起诉小李要求其履行义务并承担违约责任,小李以诉讼时效已过进行抗辩,双方就小朱的诉求能否得到支持产生争议。 案情分析: 1、一般不动产合同纠纷诉讼时效为三年,从小朱知道或应知道权利受损害且知道义务人之日起算。本案中小朱起诉时已过三年,若不存在时效中断等情形,小李的抗辩可能成立。 2、若小朱的诉求涉及不动产物权相关请求权,则不适用诉讼时效规定,小朱的诉求有可能得到法院支持,需具体分析其诉求性质。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