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合同违约如何解除 |
分类 | 债权债务-债务债权 |
解答 |
律师解析:
合约违约发生之后,解除合约的方式可分为约定解除以及法定解除两大类。
约定解除是指各方在签订合同时协商并达成一致,确定了解除合约的具体条件,一旦这些条件得到满足,任何一方都有权依据此条件行使解除权。 而法定解除则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由于不可抗力因素导致合约无法继续执行,从而无法实现其原本设定的目的; 在合约履行期限即将到期之前,如果一方已经明确表达或通过自身行为表现出将不再履行其主要债务的意愿; 如果一方延迟履行主要债务并且经过债权人催促后在合理期限内仍然未能履行该义务; 或者假设一方存在其他严重的违约行为,使得合约原有的目的已经无法得以实现等等。 在此种情况下,欲行使解除权的一方必须告知另一方相关事宜,合约自告知生效之时便开始解除。 若对方向解除权人提出异议,则可诉诸于国家法院或仲裁机构以确定解除合约是否存在合法性。 需要注意的是,解除权的行使也受到一定的时间限定。 法律规范或者双方当事人共同商议决定的解除权行使期限,如期限已满但存续方未能按照此期限行使用,则该权利自动失效。 另外,如果对于解除权的行使期限没有明文规定或者双方当事人均未作出约定,那么自解除权人知晓或者应当知晓解除事项之日起一年之内,如果解除权人未能行使该权利,或者在收到对方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未能行使,则该权利同样会自动失效。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