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知识:

 

问题 反洗钱国际合作
分类
解答

一、反洗钱国际合作的内容

国际反洗钱组织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FATF)在其2003年修订的反洗钱《四十项建议》中指出,反洗钱国际合作应当包括:
(1)加入并全面实施涉及反洗钱的国际公约,如《联合国禁止非法贩运麻醉药品和精神药物公约》、《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以及《联合国制止向恐怖主义提供资助的国际公约》。
(2)司法协助和引渡。在对洗钱和恐怖分子筹资的调查、检控和相关诉讼方面,各国应迅速、富有建设性而有效地提供最大范围的司法协助。
(3)其他形式的合作,包括对等主管机关之间的合作和金融情报中心相互交换与反洗钱有关的信息和资料。
另外,参加国际或区域性反洗钱国际组织的活动,参与反洗钱国际标准与政策的制定,共同开展反洗钱研究与交流等也是反洗钱国际合作的重要内容。

二、国际反洗钱工作的合作机制

(一)国际反洗钱组织的合作

在国际反洗钱领域,具有普遍性和权威性的国际组织是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The Financial Action Task Force,简称FATF),FATF自成立以来,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果。1990年2月,FATF提出了《关于洗钱问题的四十项建议》,成为当前国际反洗钱领域中最重要的指导性文件,推动了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反洗钱立法以及国际反洗钱制度的发展。FATF《关于洗钱问题的四十项建议》对各国反洗钱立法产生重要影响的建议包括以下几点:第一,号召各国将涉及一切严重犯罪或巨大收益的洗钱行为规定为犯罪,对个人和法人犯罪都加以惩处;第二,豁免银行保密法的适用,以使金融机构能够进行可疑交易报告,不对提交这些报告的行为追究民事或刑事责任;第三,冻结、扣押和没收犯罪收益;第四,适用更有力的审慎监管措施;第五,为打击洗钱进行充分的国际执法合作;第六,号召金融机构严格执行识别客户的“了解你的客户”规则,对大额、复杂或者异常交易给予特别注意;第七,提交可疑交易报告,以及保存交易记录。

(二)国际反洗钱合作方式

纵观联合国反洗钱相关国际公约和区域性组织的文件,反洗钱国际合作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行政合作。友好国家之间可以通过外交途径或其他方式交流洗钱犯罪信息,防范与打击洗钱犯罪的措施和技术等。

2、警务合作。警务合作主要是通过在国际范围内警方调查协作的方式来实现的,其主要方式是国际刑事警察组织成员国之间通过合作,对涉案犯罪嫌疑人进行调查、缉捕、遣送等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

3、刑事司法协助。刑事司法协助是在18世纪末随着国内法中的刑事诉讼强调严格的证据制度和辩护制度,作为引渡的附带形式而发展起来的。它主要是指被请求方为请求方进行的刑事诉讼的调查取证提供一定的帮助与协作,以便查清诉讼事实。其内容主要包括:诉讼文书的国际委托送达、跨国的搜查与扣押涉案物品行为、调查取证、获取或提供有关鉴定结论、涉案赃款赃物的返还、嫌疑人犯罪记录的提供等。洗钱犯罪一般都是跨国作案,因而国际刑事司法协助十分必要。刑事司法协助的基础是有关国家必须签署《联合国禁毒公约》,在国内实体法中规定洗钱为犯罪,扩大洗钱罪上游犯罪的范围,制定防范洗钱的行政法规,加人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在此条件下,洗钱犯罪的刑事司法协助才有法律基础,才可签订刑事司法协助条约。

4、引渡。引渡是指一国的主管机关应有管辖权的他国主管机关的请求,依据国内法和国际法的有关规定,将被指控或被判决犯有可引渡之罪的人交送请求国进行处分的一种行为。此外,与其他国家签订反洗钱互助协定也是弥补与一些国家间没有引渡协议的一种有效途径。

三、我国对反洗钱国际合作的法律规定

《反洗钱法》单列一章“反洗钱国际合作”,对我国开展反洗钱国际合作的基本依据和基本原则、中国人民银行根据授权开展反洗钱国际合作、涉及追究洗钱犯罪的司法协助的处理原则等进行了规定。

1.反洗钱国际合作的基本依据和基本原则

《反洗钱法》第27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根据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或者按照平等互惠原则,开展反洗钱国际合作。”明确指出了我国开展反洗钱国际合作的基本依据是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包括我国签署、批准的联合国公约,以及我国与其他国际组织、国家或地区缔结的双边或多边协定或条约等。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有规定的,根据该条约规定的途径和方式开展反洗钱国际合作,但我国声明保留的条款除外。对于国际条约无相应规定的,或者我国与其他国家或地区尚未缔结双边或多边协定、条约的,则按照平等互惠的基本原则办理。我国目前已签署和批准了《联合国禁毒公约》、《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联合国关于制止向恐怖主义提供资助的国际公约》、《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等四个涉及反洗钱和反恐融资问题的国际公约。这四个国际公约,对加入国建立健全《反洗钱法》法律制度都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我国通过《反洗钱法》立法形式将相关的国际义务转换为国内法,充分体现了我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平等互惠原则是我国对外交往所遵循的基本原则,也是国际法上的基本原则,是由国家主权原则引申出来的。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法律上的互惠。双方根据相互签订或者缔结的国际条约,相互给予对方以同等的待遇;二是无条约情况下的互惠,指在没有条约义务的情况下,国家间在进行协助过程中,请求方向被请求方郑重作出承诺,表明将来在相同情况下为对方提供类似的司法协助行为。这也是通常意义上的互惠。从这个角度讲,在国际合作过程中,互惠原则可以看成是条约义务的一项补充。平等互惠原则有着十分明确的适用对象和范围,在所提供协助的案件中是协助调查,还是协助采取强制措施,都有着明确的限定性,一方就某一类案件提供协助,另一方亦就类似案件提供类似的协助,体现出十分明显的对等性和互利性。

2.明确了中国人民银行履行反洗钱国际合作职责

中国人民银行作为国务院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的反洗钱工作的组织与协调,同时肩负代表中国政府与外国政府和有关国际组织开展反洗钱合作的职责。《反洗钱法》第28条规定,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国务院的授权,可以代表中国政府与外国政府和有关国际组织开展反洗钱合作,依法与境外反洗钱机构交换与反洗钱有关的信息和资料。值得注意的是,反洗钱合作是指中国人民银行代表中国政府与他国政府及反洗钱国际组织开展的专门针对反洗钱的合作。如涉及追究洗钱罪的司法协助事宜的,由司法机关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办理。

在《反洗钱法》颁布实施前,中国人民银行作为国家反洗钱工作的组织协调机构,已经在反洗钱国际合作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一是加入反洗钱国际组织和区域性组织。2004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代表中国政府向反洗钱国际组织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FATF)正式递交加入申请。2005年1月,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33个成员一致同意接纳中国为FATF观察员。目前该组织已经开始对我国进行正式加入前的现场评估工作。2004年10月,中国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白俄罗斯共同作为创始成员国成立欧亚反洗钱与反恐融资工作组(EAG)。此外,中国人民银行还与外交部等部门紧密配合,积极推动我国恢复在亚太反洗钱与反恐融资小组(APG)的合法地位。同时,中国与美国、俄罗斯、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的反洗钱双边合作机制建设稳步推进,并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英国、加拿大、以色列、乌克兰、越南等国家积极开展反洗钱合作与交流、技术援助活动。二是加强金融情报机构间信息合作与交流。按照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以及《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等国际公约的要求,各成员国必须建立一个国家级反洗钱信息中心,专门从事收集、分析、移交可疑资金交易,为打击洗钱等严重经济金融犯罪提供情报支持。目前全世界有约100个国家建立了金融情报中心,并成立了埃格蒙特集团等情报机构的国际组织,加强国际金融情报互换,打击跨国反洗钱犯罪。2004年中国人民银行根据《人民银行法》规定和国务院要求设立了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作为我国收集、分析、监测和提供反洗钱情报的专门机构。目前,中国人民银行及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已与41个境外对口部门建立了业务联系,与韩国、俄罗斯、格鲁吉亚等国签署了反洗钱和反恐融资情报交流与合作协议。《反洗钱法》的规定既是对现行做法的认可,同时也为以后中国人民银行根据授权开展反洗钱国际合作提供了法律依据。

3.明确涉及洗钱犯罪司法协助的国际合作原则

司法协助区别于一般的反洗钱国际合作,它是一国针对具体案件的诉讼程序有关的行为,协助结果具有法律上的权威性并在诉讼中产生法律效果。反洗钱司法协助通常都包括了使用强制性措施的请求,如搜查和查封、冻结及扣押犯罪所得、暂停没收执行及执行请求国已作出的没收和罚款决定等方面的内容。另外,对洗钱犯罪嫌疑人的引渡也是反洗钱双边司法协助的一种常见形式。因此,可以说司法协助是较高层次的法律合作。

在我国国际司法合作实践中,司法部是中国缔结或参加的含有刑事司法协助内容的国际条约指定的国务院部门,负责接收外国向我国提出的刑事司法协助请求。在接到他国的刑事司法请求后,由司法部依据相关条约对该请求进行形式审查。符合条约规定条件的请求,司法部将及时地根据案件的性质和国内相关部门的职能转往相关主管机关予以执行。但对于请求国和我国之间没有缔结或共同参加的含有刑事司法协助内容的国际条约,则请求国需通过外交途径向中国提出请求,由中国外交部将负责审查并转有关司法机关办理。上述刑事司法协助的办理原则,同样适用于涉及追究洗钱犯罪的司法协助。因此《反洗钱法》规定,按照我国关于司法协助的规定和处理原则,涉及追究洗钱犯罪的司法协助,仍由司法机关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办理。

四、反洗钱国际合作的必要性

随着国际毒品犯罪和其他有组织跨国犯罪的日益猖獗,洗钱的严重危害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洗钱活动、洗钱主体及洗钱对象的跨国性,使得对跨国洗钱活动的控制与打击单靠某一国家的努力很难实现,一个有效的反洗钱措施需要国际间的合作。

(一)预防洗钱需要国际合作

洗钱分子经常利用各国法律规定的不一致以及某些国家反洗钱法律制度的不健全而进行跨境洗钱活动。现代金融体系是洗钱的主要渠道,特别是洗钱的“放置阶段”更是与金融机构密不可分,因此,预防洗钱需要加强各国金融机构间的合作。在经济、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一国金融系统被洗钱所影响,必然波及其他国家,甚至酿成世界性金融危机,因此,金融系统始终站在预防洗钱的前沿。世界各国金融业反洗钱的初步实践表明,在洗钱活动更多地表现为一种跨国行为的情况下,如果国际金融界没有统一的反洗钱规则,而任由各国自行其是,洗钱分子往往会选择银行保密法最为严格的国家作为存放赃款的“保险箱”,也会选择金融管制最为宽松的国家作为其洗钱的“中转站”。因此,各国金融立法和金融监管当局应当进行合作,力争统一监管标准,以免给洗钱分子造成可乘之机。此外,还应通过国际合作对涉及反洗钱。措施不完善的国家的金融交易特别加以注意,并注意核实来自这些国家的金融机构的身份和控制情况。

(二)调查洗钱需要国际合作

洗钱往往与跨国有组织犯罪集团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些犯罪集团一般具有严密的分工,一部分人专门从事刑事犯罪,并从中获得黑钱;另一部分人则专门从事清洗,从而形成跨国的犯罪———洗钱体系。这种情况下,仅靠一国调查当局的努力是无法破获整个犯罪集团的。此外,各国之间存在的法律差异,特别是一些国家制定的严格的银行保密法,不仅为洗钱犯罪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也为司法机关侦查洗钱犯罪制造了难以逾越的障碍。洗钱的跨国性导致反洗钱调查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国金融监管当局、执法部门以及其他负有反洗钱职责的部门之间的有效合作,特别是有关洗钱的信息交换,最好是建立国际反洗钱信息网络。各国应当在保护一定限度的金融机密的前提下,加强对各种可疑交易和资金往来的跟踪监督和国际协查。有些洗钱案件线索,一旦出境就告中断,使案件无法继续追查下去,这更说明加强国际反洗钱调查合作的必要性。

(三)惩治洗钱需要国际合作

由于国家只能在其主权所及的范围内采取强制行动,也由于各国法律规定不尽一致,洗钱的跨国性使洗钱分子往往能够逃避法律的制裁。因此,各国间应加强反洗钱的双边司法协助和引渡方面的合作,以便有效地将犯罪分子绳之以法。目前各国在这方面的合作开展得还很不够。例如,中国目前国有资产流失的现象非常严重,就是因为许多腐败分子把大量的国有资产据为己有后转移到国外,或者先设法转移到国外再据为己有,这些过程当然包含了洗钱行为。但是,这些财产所转移到的国家大部分与中国没有订立司法协助协定或引渡条约,这样,既无法将腐败分子交付法律制裁,也无法追回其所窃取的巨额国有财产。要解决此类问题,必须依赖于完善的反洗钱国际合作。

五、我国参加反洗钱国际合作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在国家统一部署下,各有关部门积极配合在反洗钱国际合作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一)签署了一系列涉及反洗钱的打击恐怖主义融资的国际条约。《联合国禁止非法贩运麻醉品和精神药物公约》(又称《禁毒公约》或《维也纳公约》)于1988年12月19日通过后,我国于公约通过的第二天就签署了公约,是最早的签署国之一。1989年10月25日,我国最高立法机关批准了该公约。为保证《禁毒公约》在我国的有效实施,1990年12月28日,我国通过了《我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关于禁毒的决定》。《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于2000年11月15日通过后,我国于同年12月12日签署了该公约。2001年10月27日,我国签署了《联合国制止向恐怖主义提供资助的国际公约》。2003年10月31日,联合国通过了《反腐败公约》,我国也已经签署该公约。

(二)对涉嫌洗钱和恐怖资金的账户进行调查

2001年以来,我国根据联合国有关反恐决议,分别应联合国1267委员会和有关国家的请求,发布了30余批涉嫌恐怖资金账户名单,要求金融机构核查。同时,我国金融监管部门还对国外有关机构提供的涉嫌洗钱账户,也进行了专门调查。

(三)加强反洗钱和打击恐怖融资领域的双边和多边合作,积极加入反洗钱国际组织

近年来,我国与多个国家在反洗钱和打击恐怖主义融资领域进行了多次磋商,达成了广泛共识。2004年2月以来,我国在维护国家主权的前提下,积极与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Financial Action Task Force On Money Laundering,FATF)等国际组织进行接触,要求加入反洗钱国际组织。巴黎时间2006年6月28日,我国成为了FATF的正式成员。2004年10月,我国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白俄罗斯共同作为创始成员国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成立欧亚反洗钱与反恐融资小组。

六、加强反洗钱国际合作的改进措施

鉴于洗钱犯罪的跨国性、国际社会反洗钱的发展趋势以及我国在反洗钱方面经验和制度的欠缺,都迫切要求对现行制度进行改革,加强在反洗钱方面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笔者建议采取以下改进措施:

一)加强反洗钱国际信息交流与共享。在经济发展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显著的背景下,非法资金的流动性也愈来愈强,犯罪者企图通过资金的跨国转移、利用国家之间法规与监管的差异达到隐瞒其资金来源与走向的目的,这对反洗钱提出了更严峻的挑战。因此,必须加强与国际间的信息沟通与交流。反洗钱职能部门在进行金融数据统计分析时,应关注其他国家或国际组织提供的反洗钱信息,及时准确地将所获取的信息提供给有关的国际组织和有关国家监管当局。

二)灵活对待追缴赃款的分割问题,实行“分成制度”。对于我国来说,腐败资产在返还与追缴过程中是否与所在国分享,是对外反洗钱合作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争议的焦点之一,“赃款分割协议”是西方国家之间较为普遍的双边协议。事实表明,国家之间分享没收资产是合理和有益的,通过利益驱动,对缉捕出逃者能起到很大作用。鉴于此,应当在这个问题上采取更加务实的态度,借鉴国际上普遍采用的办法,对通过国际合作追缴的非法收入实行分成制度。

三)努力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协商,促进双边引渡条约的订立。关于罪犯引渡问题,可规定洗钱犯罪适用于与引渡或遣返在逃犯有关的法律,并与更多的国家和地区达成引渡罪犯的协议,从而更加有效地惩治犯罪。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7:2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