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一直在催要欠款是否过诉讼时效 |
分类 | 债权债务-欠款追讨 |
解答 |
律师解析:
通常来讲,单纯地催要欠款这一行为并不能促使诉讼时效中断。
只有在催要欠款的过程中,明确地向对方表达出要求其履行债务的意愿,才有可能使诉讼时效中断。 诉讼时效的期间是三年,从我们知晓或者理应知晓自身权利被侵害的那一刻开始计算。 倘若超过了三年时间还未主张自身的权利,那么对方就有可能以诉讼时效已经过期为理由来进行抗辩。 然而,在催要欠款的整个过程中,如果有相关的证据能够证明存在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形,比如发送了催款函、短信或者微信等,并且有对方已经收到或者知晓这些催要信息的证据,那么诉讼时效就会重新开始计算。 所以,仅仅只是一直不停地催要欠款,并不能绝对地保证不会超过诉讼时效。 我们需要结合具体的催要方式以及所掌握的相关证据等各种情况来进行综合判断,以此来确定是否能够在法律规定的时效范围内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案情回顾: 小朱借给小李一笔钱,三年后小朱一直口头催小李还钱,但未明确表达要求其履行债务意愿。后小朱起诉小李还钱,小李以诉讼时效过期抗辩。小朱称自己一直在催款,诉讼时效应中断,双方产生争议。 案情分析: 1、小朱单纯催要欠款但未明确表达要求小李履行债务意愿,按规定通常不能促使诉讼时效中断。 2、诉讼时效从知晓权利被侵害时起算三年,小朱超三年起诉,小李有权以时效过期抗辩。 3、小朱若没有如催款函、短信等能证明诉讼时效中断且对方知晓的证据,其主张难以得到支持,需结合具体情况判断能否维权。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