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抵押人能否擅自处分抵押物 |
分类 | 债权债务-抵押担保 |
解答 |
律师解析:
抵押人为他人设定抵押之时,由于标的财产所有权并未发生变动,因此原产权人仍有权对财产进行占有、使用和收益。
此外,尽管债权债务关系已经成立,但所有权人的处分权尚未受到侵蚀,故此种情形下的财产处分仍然被视为有效。 值得注意的是,在抵押期限内,抵押人依然具有转让财产的权力,但前提条件是务必遵循双方合同中的相关规定。 如果协议中有特殊说明,应遵照执行。 同时,无论财产如何流转,都不会对抵押权产生任何影响。 当抵押人为实现财产清偿时,有义务提前通知抵押权人。 若抵押权人能提供充足证据证明转让行为可能给自身权益带来损害,则身为债权人的抵押权人可以要求抵押人在转让交易所得金额范围内向自身提前偿还债务或做提存处理。 财产转让价格超出债权额度的部分归属于抵押人,其余不足部分则需由相应债务人独自承担清偿责任。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四百零六条
抵押期间,抵押人可以转让抵押财产。当事人另有约定的,按照其约定。抵押财产转让的,抵押权不受影响。 抵押人转让抵押财产的,应当及时通知抵押权人。抵押权人能够证明抵押财产转让可能损害抵押权的,可以请求抵押人将转让所得的价款向抵押权人提前清偿债务或者提存。转让的价款超过债权数额的部分归抵押人所有,不足部分由债务人清偿。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