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父母遗产需要告知配偶吗 |
分类 | 婚姻家庭-遗产继承 |
解答 |
律师解析:
关于父母遗产是否需要告知配偶,需要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分析,具体如下:
一、法律规定方面 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配偶对夫妻共同财产拥有知情权等一系列相关权益。 这是为了保障夫妻双方在财产方面的平等地位和合法权益。 然而,父母遗产在未实际继承之前,其性质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比如说,父母去世后,遗产尚未进行分割,此时遗产处于一种待定状态,还不能算作夫妻共同财产。 但一旦明确继承取得了父母遗产,从诚信以及夫妻财产相互知晓的原则出发,一般是应当告知配偶的。 因为在通常情况下,继承所得的财产会成为夫妻共同财产,当然,如果遗嘱明确表明遗产只归一方所有,那就另当别论了。 二、道德层面考量 夫妻之间本就应该相互坦诚、彼此信任。 告知配偶父母遗产的相关情况,有助于维护良好的夫妻关系。 假如一方隐瞒父母遗产的事情,后续一旦被配偶发现,很容易因为财产问题引发矛盾和纠纷,影响夫妻感情,甚至可能对家庭的稳定造成破坏。 综上所述,虽然法律上并没有强制规定必须要将父母遗产事宜告知配偶,但从夫妻关系的和谐以及财产关系的长远稳定来考虑,还是建议在合适的时候,将相关情况告知配偶。 案情回顾: 小朱的父母去世后留下一笔遗产,遗产尚未分割时,小朱未告知配偶小李。后来小朱明确继承取得遗产,仍瞒着小李,小李偶然得知后,认为小朱应告知自己,双方就父母遗产是否应告知配偶产生争议。 案情分析: 1、在遗产未实际继承前,其处于待定状态,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此时小朱未告知小李,从法律角度看并无不妥。 2、但在明确继承取得遗产后,若遗嘱未明确遗产只归小朱一方所有,继承所得一般会成为夫妻共同财产,从诚信及夫妻财产相互知晓原则出发,小朱应告知小李。 3、从道德层面,夫妻应相互坦诚,小朱隐瞒容易引发夫妻矛盾,影响家庭稳定。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