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问题:

 

问题 遗嘱是在什么情况下才能写的
分类 婚姻家庭-遗产继承
解答
律师解析:
遗嘱是一种具有重要法律意义的行为,它指的是遗嘱人生前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依照法律规定的方式,对自身遗产或者其他相关事务作出的个人处分安排,并且只有在遗嘱人去世时,这份遗嘱才会产生法律效力。
下面为你详细介绍一些常见的需要订立遗嘱的情况:
1.当身体健康但面临潜在风险时:为了防止意外发生后财产分配出现混乱,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就可以提前订立遗嘱,明确财产的分配方向。
2.随着年龄增长,年事渐高:身体机能会逐渐衰退,可能会出现丧失行为能力的情况。
所以,在思维尚且清晰、能够准确表达自己意愿的时候,立下遗嘱是很有必要的,这样可以保障自己对财产的处置权。
3.家庭关系较为复杂时:例如家庭成员众多,亲属之间关系错综复杂,为了避免在自己去世后,亲属们因为财产继承问题而产生矛盾和纠纷,通过遗嘱清晰地明确遗产分配方案,能有效减少家庭纷争。
4.财产状况有重大改变时:例如突然获得了巨额财产,或者处置了重要资产等,原有的财产分配计划可能就不再适用了,这时就需要重新规划财产分配,通过订立遗嘱来实现。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订立遗嘱时,遗嘱人必须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所表达的意思要真实,遗嘱内容不能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也不能违背公序良俗。

案情回顾:

小朱从事高空作业,意外风险高。年事渐高后身体机能衰退。其家庭关系复杂,家庭成员众多。且后来突然获得巨额财产。小朱去世前未立遗嘱,去世后亲属们就财产分配产生激烈争议,无法达成一致。

案情分析:

1、小朱从事高风险职业且年事渐高,未提前订立遗嘱,导致其去世后财产分配无法按其可能的意愿进行,使财产分配陷入混乱。
2、家庭关系复杂的情况下,没有遗嘱明确遗产分配方案,亲属间易因利益纷争产生矛盾,不利于家庭和谐。
3、财产状况发生重大改变后未重新规划,又无遗嘱指引,使得财产分配缺乏依据,加剧了亲属间的争议。
4、小朱未订立符合规定的遗嘱,导致在其去世后,亲属们只能按法定继承处理财产,无法体现其可能的真实意愿。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0 21:2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