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怎么把婚内财产个人化给父母 |
分类 | 婚姻家庭-财产分割 |
解答 |
律师解析:
关于婚内将财产个人化给父母的相关事宜,可通过赠与方式实现,具体说明如下:
1.共同作出赠与表示:夫妻双方需共同明确表达将特定财产赠与父母的意思。 比如,对于房产,双方要共同商议决定将其赠与父母,这是确保赠与行为合法有效的重要前提。 2.办理财产变更登记:在决定赠与后,要按照规定办理相应的财产变更登记手续。 以房产为例,需完成过户等手续,使财产的所有权正式转移至父母名下。 3.单方赠与需追认:若仅有一方作出赠与意思表示,此赠与行为可能被视为对夫妻共同财产的处分。 这种情况下,需得到另一方的追认,赠与才有效。 4.保留赠与证据:要注意保留好相关证据,像赠与合同、转账记录等。 这些证据在日后可能出现纠纷时,能起到关键的证明作用。 此外,不同地区的法律程序和要求,以及针对不同财产类型的规定可能会有所差异,夫妻在进行财产赠与时应予以关注。 案情回顾: 小朱和小李婚内欲将房产赠与小李父母。小朱起初未明确表态,小李私自与父母签订赠与合同并办理部分手续。后小朱知晓,不同意该赠与行为,双方就房产赠与是否有效产生争议。 案情分析: 1、夫妻共同作出赠与表示是赠与行为合法有效的重要前提。本案中,小李单方作出赠与意思表示,未与小朱共同商议决定,不符合此规定。 2、单方赠与需另一方追认才有效。小李私自赠与,小朱明确表示不同意,即未追认,此赠与行为应视为无效。 3、办理财产变更登记需在赠与行为合法有效的基础上进行,本案赠与行为无效,办理的部分手续也不具有合法效力。 4、虽应保留赠与证据,但因赠与行为本身无效,相关证据无法证明赠与的合法性。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