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婚内财产分割一方没有赔偿能力吗 |
分类 | 婚姻家庭-财产分割 |
解答 |
律师解析:
婚内财产分割相关要点如下:
一、法律依据 主要依据《民法典》等相关法律规定来进行婚内财产分割。 二、过错方赔偿情况 一般而言,若一方在婚内存在过错并导致离婚,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比如一方存在重婚、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等过错行为,无过错方在财产分割时可要求相应赔偿。 三、赔偿能力与责任关系 赔偿能力并非能否获得赔偿的关键。 即使一方当下没有赔偿能力,依然要承担赔偿责任。 在后续执行阶段,法院会通过执行程序采取多种措施,像对其财产进行查封,防止财产转移;进行扣押,限制其对财产的处置;必要时还会进行拍卖,将财产变现以实现赔偿目的。 四、执行困难的处理 若一方确实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可能使赔偿执行面临困难,但这并不免除其赔偿责任。 一旦其后续有了财产,仍需履行赔偿义务。 总之,婚内财产分割中的赔偿问题需结合具体法律规定和实际情况综合判断、妥善处理。 案情回顾: 小朱与小李婚内,小朱发现小李与他人同居,小朱提出离婚并要求婚内财产分割及损害赔偿。小李称自己目前无赔偿能力,拒绝赔偿。小朱起诉后,法院判决小李承担赔偿责任,但执行时小李仍称没钱。 案情分析: 1、依据《民法典》相关规定,小李在婚内与他人同居存在过错,小朱作为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法院判决小李承担赔偿责任合理合法。 2、赔偿能力不影响赔偿责任的承担,即便小李当下无赔偿能力,法院可通过查封、扣押、拍卖等执行程序措施,待其有财产时实现赔偿目的。 3、若小李一直没有可供执行财产,虽执行困难,但赔偿责任不能免除,后续有财产时仍需履行赔偿义务。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