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离婚怎么才能做到财产不分割 |
分类 | 婚姻家庭-财产分割 |
解答 |
律师解析:
在离婚这个特殊的时刻,通常夫妻共同拥有的财产是要进行分割的。
然而,存在以下几种情况时,财产可能不会被分割: ①双方通过书面形式明确约定,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获得的财产归各自所有,并且这一约定是合法且有效的。 这样的约定就如同一份特殊的契约,明确了财产的归属,避免了在离婚时的纷争。 ②一方由于遭受了身体上的伤害或者精神上的打击而获得的赔偿款、补助金等。 这些款项是基于特定的人身遭遇而给予的补偿,具有很强的人身属性,与夫妻共同生活的关联不大,所以一般不会将其作为夫妻共同财产来进行分割。 ③婚前就已经拥有的财产,它属于一方的个人财产范畴。 从法律角度来看,婚前财产是在结婚之前就已经存在的,与婚后的婚姻生活无关,因此在离婚时,这些财产不予分割。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在实际的离婚案件中,具体的情况需要依据相关的法律规定以及实际的证据来进行准确的判断。 如果对于离婚财产分割方面存在疑惑,那么咨询专业的律师是非常明智的选择,他们能够根据具体情况提供更准确、更具针对性的法律建议,帮助当事人更好地处理离婚财产分割问题。 案情回顾: 小朱和小李决定离婚,在财产分割上出现争议。小朱主张按约定财产归各自所有无需分割;小李称自己受伤获赔的补助金应共同分;且小李认为小朱婚前财产婚后增值部分也应分割。 案情分析: 1、若双方有合法有效的书面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财产归各自所有,那应按约定执行,小朱主张合理。 2、小李因受伤获得的补助金具有人身属性,与夫妻共同生活关联不大,不应作为夫妻共同财产分割。 3、小朱的婚前财产属于个人财产范畴,即便增值,若无特殊情况,在离婚时也不应进行分割。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