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刑事脱逃罪既遂的量刑标准是什么 |
分类 | 刑事辩护-刑事犯罪辩护 |
解答 |
律师解析:
若被告人、犯罪嫌疑人均成功脱逃,将面临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是拘役。
而针对劫夺押解途中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者的情况,将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情节特别严重的话,则需承担更严重的刑事责任,即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当行为人成功逃出羁押、改造场所,从而摆脱了看管人员的控制,且已远离该场所,失去看守人员的监视和掌控时,这就意味着他们完成了脱逃的行为,也就是所谓的“脱逃既遂”。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对其进行立案处理。 在确定脱逃罪的既遂与未遂这个重要的区分标准时,我们需要密切关注行为人实施脱逃行为的根本目的——从羁押或者改造场所中逃脱出去,目的就是为了摆脱关押和改造。 因此,要考虑的关键因素就是行为人是否真的成功地逃离了那些地方,以及他们是否真正地摆脱了看管人员的控制,甚至已经远远地离开了那些场所,使自己不再处于看守人员的监视和控制之下。 也就是说,只要行为人实现了这一目标,不论是否被及时发现或者采取措施抓回来,都可以说是脱逃行为“既遂”了。 如果行为人在羁押改造场所内被捕获,或者虽然离开了该场所,但是很快就在看守人员的直接监控下来到现场并被抓住,那就只能算是“脱逃未遂”。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三百一十六条
依法被关押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脱逃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劫夺押解途中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