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如何认定长时间强迫劳动罪 |
分类 | 刑事辩护-刑事犯罪辩护 |
解答 |
律师解析:
关于强迫劳动罪的确切定义以及严格的评判准则,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此犯罪行为侵犯的对象无可厚非是劳动者应有的人身自由权以及其合理的休息和休假的权利; 其次,从客观角度来看,这一犯罪行为需具备以下几个要素,即雇主或用人单位在实施劳资活动中不仅违反了相关劳动管理法规,甚至可能采取限制劳动者人身自由的手段,来迫使员工继续从事一定工作,这种情况达到社会影响恶劣程度时,即可构成犯罪; 再次,无论是自然人还是法人,都有可能成为上述犯罪行为的主体; 最后,在构成该罪的主观因素上,必须明确,行为人应当具有直接且明确的恶意,也就是说他(她)深知自身的行为已经触犯了劳动管理规定,且这样做将对其他人的人身自由造成潜在的危险,然而,为了强迫他人完成特定任务,仍然采取了暴力、威胁或其他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等方式。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四十四条
以暴力、威胁或者限制人身自由的方法强迫他人劳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明知他人实施前款行为,为其招募、运送人员或者有其他协助强迫他人劳动行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前两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