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失信人不会被抓吗 |
分类 | 刑事辩护-刑事犯罪辩护 |
解答 |
律师解析:
关于"失信被执行人"这一概念,常被称为"老赖",他们将会被纳入全国范围内的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之中,亦即我们通常所说的黑名单系统。该系统向社会公众开放,所有人都能够在这里查阅到关于失信被执行人的详细信息。虽然失信被执行人并不会普遍遭遇逮捕困境,但是当他们涉及到拒绝执行法院判决、裁定罪,且被法院交付给公安机关进行刑事立案程序,试图追究其刑事责任时,就可能会面临警方的强制逮捕。在此种情况下,如果被执行人未能按期履行已经做出的生效法律文书中所规定的义务,那么他们将可能符合以下几种条件之一,因而被列入黑名单:
第一,拥有履行能力却故意拒绝履行已生效法律文书中所规定的义务; 第二,使用诸如伪造证据、暴力手段、威胁等方式来阻碍、对抗执行工作; 第三,采取欺骗性的诉讼、虚假的仲裁,或是隐瞒、转移财产等方式来逃避执行; 第四,违背财产申报制度; 第五,违反限制性消费令的规定; 第六,未在合理期限内给出合理解释而拒绝履行与对方达成的执行和解协议。正常来说,如果失信被执行人进入了黑名单行列,那么法院有权对他们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这些措施包括: 第一,限制、甚至禁止他们进行某些或全部高消费行为,比如禁止他们乘坐飞机、列车软卧等交通工具,禁止他们进行旅游活动等等;第二,对他们实施其他形式的信用惩罚,例如限制他们在银行获得贷款,或者限制他们申请办理信用卡等事宜;第三,对于为自然人身份的失信被执行人而言,他们将无法胜任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董事、监事以及高级管理人员等职务。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第八条
人民法院应当将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向政府相关部门、金融监管机构、金融机构、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及行业协会等通报,供相关单位依照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在政府采购、招标投标、行政审批、政府扶持、融资信贷、市场准入、资质认定等方面,对失信被执行人予以信用惩戒。人民法院应当将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向征信机构通报,并由征信机构在其征信系统中记录。国家工作人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人民法院应当将失信情况通报其所在单位和相关部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人民法院应当将失信情况通报其上级单位、主管部门或者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