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绑架罪是如何判定中止 |
分类 | 刑事辩护-暴力犯罪辩护 |
解答 |
律师解析:
依照中国现行法律规定,对于绑架罪的中止判定,主要方面体现在:在绑架犯罪进行期间,行为人为达成犯罪目的,主动舍弃犯罪行为或是采取有效手段确保犯罪结果无法实现。
而行为人在作出相应决策时须具备主观上的自我意志,例如在实施绑架行为的过程中,因意识到问题所在,进而转变想法,主动选择放弃; 再次如在实际控制他人作为人质之后,倘若行为人为保护被害人安危,自行解救使其脱离险境,且在此过程中没有对被害人大肆侵害,并且确保已消除绑架行为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那么便可以将此视为绑架罪的中止。 然而,关键之处在于行为人所做出的放弃犯罪行为必须是自主、自愿的,而非受到外界不可抗力因素的强制影响。 此外,所谓“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则是指行为人已经采取了积极、具体的措施,成功消除了犯罪行为可能引发的潜在危害。 总而言之,要准确判断绑架罪的中止情况,需要全面考虑行为人的主观意图以及客观行为表现,以确定其是否真心实意地终止犯罪行为并有效预防潜在的危害性后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四条
【犯罪中止】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 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