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问题:

 

问题 第二审是怎么规定的
分类 行政类-行政诉讼
解答
律师解析:
第二审是指第二审法院针对当事人不服第一审裁判的审判。
第二审程序是基于当事人的上诉权而引发的,因此,又称为上诉审。
第二审不同于第一审,比如:
(1)第一审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时,审判组织可以是独任制和合议制两种,并且在适用合议制时,合议庭可以由审判员组成,也可以由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共同组成。
在第二审中,对上诉案件的审理只能采用合议制的审判组织形式,并且合议庭的成员必须由审判员组成,不能有陪审员参加。
(2)第一审着重对当事人之间的争议事实进行审理,并在此基础上适用法律,作出裁判。
第二审不仅是对与当事人上诉请求有关的事实问题以及法律适用进行审理,还要对第一审人民法院的裁判进行评判。
(3)第审审理民事案件必须是开庭审理;
第二审审理案件可以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适用开庭审理或径行裁判。
经过第一审审理后作出的裁判,在符合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并在上诉期间内,是未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
适用二审审理并作出的裁判是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当事人应当自觉实现生效裁判中确定的义务。
二审人民法院的职能主要是对第一审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监督和指导职能。
二审程序为当事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提供了更为充分的手段,为上一级人民法院提供了监督和指导下一级人民法院工作的手段,从而有助于纠正错误的裁判和从整体上提高人民法院的裁判的正确性。
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四条
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21:0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