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不签劳动合同被辞退怎么赔偿? |
分类 | 劳动纠纷-劳动合同 |
解答 |
一、不签劳动合同被辞退怎么赔偿? 1、不签劳动合同被辞退可能需要支付双倍薪资,也有可能不需要赔偿。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2、若签署了劳动合同,但是合同之中缺乏必要条款,单位也有可能需要承担赔偿责任。 用人单位提供的劳动合同文本未载明本法规定的劳动合同必备条款或者用人单位未将劳动合同文本交付劳动者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二、不签署劳动合同违法吗? 1、不签署劳动合同不一定违法。 若建立的不是劳动关系,则不需要签署劳动合同。 若建立的是用工关系,劳动关系自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此时不签署劳动合同违法。 2、职员退休后再入职不能签署劳动合同。 (1)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用人单位不能再与其续签或签订新的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生效条件之一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具有相应的民事主体资格,退休员工不再具有劳动者身份,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只有《民法典》规定的劳务合同。 (2)退休后,与用人单位建立的是劳务关系而非劳动关系,因此要格外小心。因为劳务关系不同于劳动关系,如果是劳动关系,即使合同中很多条款约定得不够清楚,但仍然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可以给予保护,譬如社会保险、休假制度、劳动保护、报酬福利等。而在劳务合同中则不同,双方为了避免将来的纠纷,尤其是劳务提供者一方,更应当在劳务合同中详细约定各种条款,包括将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和地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劳动报酬、在何种情况下可以解除合同以及相应的经济补偿等问题约定清楚,否则吃亏的很可能就是自己。 不管职员是否已经与单位签署了劳动合同,都有可能会被辞退。如果辞退者并没有与单位签署劳动合同,且被辞退的职员在单位就职的时间不低于一个月,那么在被辞退的时候,可以直接向单位提出获得双倍薪资的赔偿请求,不予赔偿则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