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问题:

 

问题 民事经济纠纷起诉流程有哪些?
分类 诉讼仲裁-受理范围
解答

1、起诉和受理这是经济诉讼的首要程序,需要当事人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书,法院将根据起诉书的情况来决定是否受理案件,对不符合法律要求的案件人民法院有权选择不予受理。

而在起诉书中应当具备的内容有:

原告是本案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它组织,也就是普通自然人,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并且所诉讼的案件属于人民法院民事诉讼的范围和管辖范围。

只有具备了以上这几个条件才会被法院受理。

2、审理准备审理前的准备需要多方来完成,人民法院在立案的将起诉状的副本发送给被告人,而被告应该在收到起诉状之后的内提出自己的答辩书。

法院应告知当事人相关的权利义务,并组成合议庭并且告知当事人,对诉讼材料进行必要的调查和收集相应的证据。

3、开庭在确定的时间应公开审理案件,人民法院应在开庭前通知当事人和其它诉讼相关人员。

而审理的过程分为法庭调查、法庭辩论、意见征询、法院调解、法院判决等部分,一般情况下应在立案之后的审结该案,如果需要延长的将在院长批准后延长。

4、判决和裁定法庭辩论终结后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做出判决。

而在判决前一般都会进行民事调解,由法院组织双方就具体问题进行司法调解,如果调解成功则出具调解书,如果调解不成功则由法院根据法律精神来进行裁定。

成因产生经济纠纷的原因很多,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

结合我国经济活动的情况,产生经济纠纷主要有以下三种原因:

1、进行经济活动的依据不规范。

市场主体在进行经济活动时,其依据不规范是引起经济纠纷的主要原因。

君子合同随处可见,导致经济合同履行过程无章可循,从而产生纠纷;

2、在进行经济活动中,不严守规则,有些经济法律关系主体不严格依法办事,根据自己的利益,故意不履行合同或订立假合同,因而产生纠纷;

3、有关部门的行政干预,而导致经济纠纷。

民事经济纠纷案件首先是要根据案件的类型来进行确定,法院只要受理了该案件就会对案件进行处理。

而法院会根据案件的事实情况以及所掌握的证据来进行最终的判决。

判决结果如果认为不符合事实的话,可以再次向法院提起诉讼。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2 1:3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