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持有、使用假币罪既遂法院如何判 |
分类 | 刑事辩护-刑事犯罪辩护 |
解答 |
一、持有、使用假币罪既遂法院如何判 持有、使用假币罪的判刑: 1、构成持有、使用假币罪既遂的,一般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1-10万元的罚金; 2、持有、使用假币的数额巨大的,判处3-10年有期徒刑,并处2-20万元的罚金; 3、持有、使用假币的数额特别巨准的,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5-10万元罚金或没收财产。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二条 【持有、使用假币罪】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持有、使用,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二、持有使用假币罪的范畴是什么 持有、使用假币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行为人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持有、使用。明知是区分罪与非罪的重要界限。明知是就一般意义而言,是指明明知道。但具体各个要求明知的犯罪,由于其具体内容和认识对象的不同,对主体的明知程度和范围的要求也不能完全一致,要根据假币和持有、使用假币行为的特点以及司法实践经验来确定。具体言之,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为“明知”: 1、被验是假币或者被指明后继续持有、使用的; 2、根据行为人的特点(如知识、经验)和假币的特点(仿真度),能够知道自己持有、使用下限币的; 3、通过其他方法能够证明被告人是“明知”的等。 三、构成使用假币罪的条件是什么 1、持有、使用假币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货币管理制度。持有或者使用伪造的货币的行为危害或已经危害国家货币流通秩序,妨害国家货币管理制度。 2、持有,是指控制、掌握伪造的货币的行为。具体来说,它既可以是行为人把伪造的货币带在身上、藏在家中或其他地方,也可以是把伪造的货币委托他人保管,处于自己支配的范围之内。不管行为人持有伪造的货币的原因和目的是什么,只要能证明行为人确实掌握、控制了一定数额的伪造的货币,即符合本罪的行为特征。 3、持有、使用假币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即凡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其持有、使用伪造货币的行为都可构成本罪。 4、持有、使用假币罪在主观方面只能出于故意,即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仍非法持有与使用,如受他人的蒙蔽、欺骗误以为是货币而为之携带或保管的,在出卖商品、经济往来等活动中误收了伪造的货币后不知道而持有或使用的等,因不具有本罪故意而不构成本罪。 构成持有、使用假币罪既遂的,一般会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1-10万元罚金;持有、使用假币的数额巨大的,判处3-10年有期徒刑,并处2-20万元罚金。上文中主要对持有、使用假币罪既遂法院如何判作出了介绍。本文所提供的法律知识内容仅供参考,如果还有其他问题可以点击下方“立即按钮”咨询专业律师的帮助。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