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根据规定藏毒品怎么判刑? |
分类 | 刑事辩护-毒品辩护 |
解答 |
一、根据规定藏毒品怎么判刑? 1、藏毒品可能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根据《刑法》第三百四十九条 包庇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犯罪分子的,为犯罪分子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或者犯罪所得的财物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缉毒人员或者其他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掩护、包庇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犯罪分子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犯前两款罪,事先通谋的,以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的共犯论处。 2、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毒赃罪与非罪的界限 从原则上说,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毒赃的行为都可构成犯罪,但司法实践中,要综合全案情况,具体分析,不能把一切窝藏、转移、隐瞒的行为都认定为犯罪如果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毒赃的数量很小,又是初犯、偶犯等,主观恶性较小,一般不作为犯罪处罚。 二、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毒赃罪与非法持有毒品罪的区别是什么? 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毒赃罪与非法持有毒品罪的区别包括犯罪动机不同;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毒赃罪没有数额规定。而非法持有毒品罪规定了数额等。 1、犯罪动机不同 非法持有毒品罪的主观故意是明知是毒品而非法持有。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毒赃罪的主观故意是故意为毒品犯罪分子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毒赃,达到逃避司法机关法律制裁的目的。 2、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毒赃罪没有数额规定。而非法持有毒品罪规定了数额。 窝藏、转移、隐瞒毒品的犯罪分子主要为毒品罪犯窝藏、转移、隐瞒毒品,当然必须先有非法持有毒品的行为,对此,我们认为,如窝藏、转移、隐瞒毒品犯罪人持有的毒品数量达到追究非法持有毒品罪数量的,应以非法持有毒品罪处罚、未达到数量的,可认定为本罪。 三、容留他人吸毒就会构成犯罪吗? 容留他人吸毒不一定就会构成犯罪,具体是否构成犯罪,结合以下情形确定: 1、从容留者的角度看,容留者对该场所是否拥有排他性的支配、控制权利或者具有事实上的支配、控制状态。 行为人构成容留他人吸毒罪,仅限于行为人对场所拥有排他性支配、控制权利或者具有事实上的支配、控制状态的情形。这种对场所的排他性支配、控制可以是永久或长期性的,也可以是短期或者临时性的。如果行为人可以要求吸毒者离开其正在吸毒的场所而吸毒者无法与之抗衡的,那么行为人对该场所的支配、控制达到了构成容留他人吸毒罪的程度。 2、从被容留者的角度看,被容留者对房屋是否拥有一定的支配、控制权利或者支配、控制状态。 原则上,构成容留他人吸毒罪,仅限于容留者拥有对场所的支配、控制权利,而被容留者未经容留者允许,对该场所不具有支配、控制的情形。如果被容留者对房屋拥有一定的支配、控制权利或者支配、控制状态,则不属于容留他人吸毒罪中的“他人”,不是适格的容留对象。行为人容许对房屋拥有一定的支配、控制权利或者支配、控制状态的人吸食、注射毒品的,一般不构成容留他人吸毒罪。 3、从容留者与被容留者的关系角度看,容留者对于制止被容留者在该场所吸食、注射毒品是否具有期待可能性。 期待可能性,是指从行为时的具体情况看,可以期待行为人做出合法行为。如果存在这种可能性,则应当负刑事责任;如果不存在这种可能性,则可成为排除责任的事由,免除或减轻刑事责任。期待不能,既可以是阻却责任的事由,也可以是减轻责任的事由。容留近亲属吸食、注射毒品,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作为犯罪处理;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可以酌情从宽处罚。 如果明知特定物品属于毒品,那么就不能在没有获得批准的情形下就实施藏匿毒品的行为,否则是有可能会因为涉嫌犯罪受到处罚的。若是对藏毒品怎么判刑存在其他相关疑问的,可通过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我们会匹配专业律师为您解答问题。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