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侵权行为法死亡赔偿金应如何计算? |
分类 | 诉讼仲裁-诉讼仲裁法规 |
解答 |
民法典中明确规定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进行赔偿,要按照不同的情形给予赔偿。如果造成了死亡,应当赔偿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死亡补偿费等。那么,侵权行为法死亡赔偿金如何计算?接下来,一起看一看小编怎么说: 死亡赔偿金如何计算? (一)计算公式 死亡赔偿金=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赔偿年限 死亡赔偿金(60周岁以下人员)=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或者农村居民纯收人×20年; 死亡赔偿金(60周岁以上人员)=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或者农村居民纯收入×(20年—增加岁数); 死亡赔偿金(75周岁以上人员)=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或者农村居民纯收人×5年。 (二)计算标准 应当根据案件的实际情况,结合受害人住所地、经常居住地、主要收入来源等因素,确定应适用的标准。 1、受害人是经常居住地在城镇的农村居民,在城镇工作、生活居住或学习满一年以上的,适用城镇居民标准。 例如下列情形适用城镇居民标准: (1)本人虽然没有收入来源,但随其配偶、子女在城镇生活的; (2)随父母生活的未成年人,其父或母经常居住地在城镇的; (3)农村户口的未成年人在城镇上学、生活的。 2、受害人是农村居民,其所在集体的土地被国家征收或者其承包的集体土地被国家征收,致其无法以农业为主要收入来源的,适用城镇居民标准。 3、从城镇机关或企、事业单位退休后回农村居住生活,定期从单位领取退休工资的,适用城镇居民标准。 4、受害人住所地由农村县市区划调整为城区的,其仍在原住所地务农、居住,主要收入来源为务农收入,消费水平也和一般农民基本相同,适用农村居民标准。 侵权行为法死亡赔偿金的赔偿方法应按照受害人的经济来源和收入状况来确定。死亡赔偿金是对死者家属的一种赔偿,填补的是因受害人死亡导致的生活资源的丧失,赔偿金的受益人只能是死者的近亲属,这笔财产其不属于遗产范围。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