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怎样防范重大医疗过失行为 |
分类 | 医疗纠纷-美容及医疗纠纷 |
解答 |
一、怎样防范重大医疗过失行为 防范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措施有: 1、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诊疗规范; 2、医疗机构应当对其医务人员进行诊疗规范培训和医疗服务职业道德教育; 3、医疗机构应当制定防范、处理医疗事故的预案。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五条 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必须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恪守医疗服务职业道德。 第六条 医疗机构应当对其医务人员进行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的培训和医疗服务职业道德教育。 第十二条 医疗机构应当制定防范、处理医疗事故的预案,预防医疗事故的发生,减轻医疗事故的损害。 二、重大医疗过失要怎么处理 发生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发生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医疗机构必须在过失行为发生后的12小时以内向所在地的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包括以下情形: (一)导致患者死亡或者可能为二级以上的医疗事故; (二)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 (三)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四条 发生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发生下列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医疗机构应当在12小时内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一)导致患者死亡或者可能为二级以上的医疗事故; (二)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 (三)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三、重大医疗过失认定是如何的 医疗过失行为是指医务人员在医务活动中因违反了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不是主观故意而是客观上有过失造成患者损害的医疗行为。 故意或重大医疗过失的认定通常有下面三种:? 1.医生在手术中导致患者死亡或者可能为二级以上医疗事故的;? 2.导致三人以上人身损害的后果;? 3.由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四条 发生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发生下列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医疗机构应当在12小时内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一)导致患者死亡或者可能为二级以上的医疗事故;? (二)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 (三)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希望通过上面文章中的法律知识,应该已经帮助您解决怎样防范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相关的法律问题了。其实生活中处处都存在着法律方面的问题,所以我们应该多了解一些法律知识,这样就能避免在遇到法律问题时不知道如何去解决了。看完上文内容如果您的问题仍未得到解答,可以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在线咨询专业律师。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