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我国刑法对故意杀人罪的量刑定义介绍 |
分类 | 刑事辩护-暴力犯罪辩护 |
解答 |
一、我国刑法对故意杀人罪的量刑定义介绍 故意杀人罪,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属于侵犯公民人身民主权利罪的一种。在量刑时,应当破除不正当观念,既不能认为杀人既遂的要一律偿命,也不能认为杀人未遂的一律不判死刑。要综合全部案情,正确评价罪行轻重和行为人的人身危险程度,给罪犯以适当的刑罚处罚。故意杀人罪的量刑标准是: 1.犯故意杀人罪的,情节严重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10年以上有期徒刑; 2.犯故意杀人罪,情节较轻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刑。 《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二、刑法故意杀人罪的量刑标准是什么 一、犯故意杀人罪,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如出于图财、奸淫、对正义行为进行报仇、毁灭罪证、嫁祸他人、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等卑鄙动机而杀人; 利用烈火焚烧、临时冻饿、逐渐肢解等极端残酷的手段杀人;杀害特定对象如与之朝夕相处的亲人,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知名人士等,造成社会强烈震动、影响恶劣的杀人; 发生诸如多人死亡,导致被害人亲人精神失常等严重后果的杀人;民愤极大如犯罪人恶贯满盈,群众强烈要求处死的故意杀人;等等。 二、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根据司法实践,较轻主要包括: 1、防卫过当的故意杀人; 2、义愤杀人,即被害人恶贯满盈,其行为已达到让人难以忍受的水平而其私自处死; 3、激情杀人,即本无任何杀人故意,但在被害人的安慰、挑逗下而失去理智,失控而将他人杀死; 4、受嘱托杀人,即基于被害人的请求、自愿而协助其自杀。 《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 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三、中国刑法故意杀人罪既遂怎么量刑? 中国刑法故意杀人罪既遂的量刑: 1、犯故意杀人罪既遂的,一般应处死刑、无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2、如果符合较轻犯罪情节的,则依法应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 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十三条 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面临很多法律问题,所以应该了解一些法律方面的知识,以免在遇到法律问题时无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相信上面文章的内容已经对我国刑法对故意杀人罪的量刑定义介绍的问题作出了解答,如果您还需要咨询相关的其他问题,可通过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我们会匹配专业律师为您解答问题。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