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生产销售假药罪立案标准是怎样的 |
分类 | 刑事辩护-刑事立案 |
解答 |
一、生产销售假药罪立案标准是怎样的 根据我国国家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涉及到制造和贩卖假药的行为,其立案的具体标准如下: 在制造或贩卖的药品当中,如果发现含有超过正常标准若干倍的有毒有害物质;或者发现制造出来的产品并没有包含药瓶上标示出的有效成分;甚至制造或售卖的产品标称的适应症或者功效范畴超出了相关规定允许的范围;另外还有就是,即使标示出了急救必须的有效成分,但实际成品中却严重缺乏,以上这些情况都可以成为甄别制造、销售假药犯罪行为是否成立的重要参考因素。 《刑法》第一百四十三条 生产、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足以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严重食源性疾病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二、生产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罪的认定 生产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罪的认定: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为国家对商标的管理制度和他人注册商标的专用权。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非法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销售金额数额较大的行为。 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要件为一般主体。 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只能表现为故意,即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而故意销售给他人。 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是指违反商标管理法规,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销售金额数额较大的行为。 生产销售假冒商标的商品罪的量刑标准有: 1、犯本罪的,非法经营数额在五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三万元以上的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非法经营数额在三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二万元以上的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条,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法律是一种普遍的约束,它既保护我们的权益,也规范我们的行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充分了解和理解法律,以便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更好地生活在这个法治社会中。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生产销售假药罪立案标准是怎样的”,法律的学习和理解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和探索。我们应该珍视这个过程,把它看作是一次自我提升的机会,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