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问题:

 

问题 借用资质的法律后果
分类 公司经营-公司经营纠纷
解答

一、借用资质的法律后果

挂靠是指个体工商户、个人合作业或私营企业等生产、经营者,与另一经营主体约定,由前者以后者提供的经营资格和凭证进行经营活动,并向后者提供报酬的经营形式。

挂靠关系一般表现为挂靠者与被挂靠者签订协议,挂靠方使用被挂靠方提供的介绍信、合同书、银行帐号、印章等经营资格、证明,以被挂靠方名义对外从事民事活动,并向被挂靠方支付所谓“管理费”的经营形式。

挂靠双方实际上是一种有偿使用资格证照的合同关系;

对外,挂靠方以被挂靠方名义进行活动,对内则以依照合同约定享受权利,承担义务。

挂靠还可以表现为挂靠者与被挂靠者约定,挂靠者以被挂靠者下属单位或分支机构的名义,从事被挂靠者营业执照范围内的经营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二十六条

承包建筑工程的单位应当持有依法取得的资质证书,并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业务范围内承揽工程。

禁止建筑施工企业超越本企业资质等级许可的业务范围或者以任何形式用其他建筑施工企业的名义承揽工程。

禁止建筑施工企业以任何形式允许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使用本企业的资质证书、营业执照,以本企业的名义承揽工程。

二、借用资质的合同诈骗罪立案标准怎么规定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以非法占有所图谋的,在签署及履行合同过程中,通过欺诈手段获取相对人财产的行为,将被视作犯罪行为予以追究,具体情况如下所列:

1.个人行为中涉及到的公私财物诈骗,金额需达到五千人民币至两万人民币以上;

2.单位的直接负责人以及其他直接责任人以单位的名义进行诈骗活动,且诈骗所得全部归属单位所有,其涉案金额需达到五万人民币至二十万人民币以上。

《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第六十九条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追诉:

1、个人诈骗公私财物,数额在五千元至二万元以上的;

2、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以单位名义实施诈骗,诈骗所得归单位所有的,数额在五万至二十万元以上的。

所谓“挂靠”,是指拥有个体工商户、个人合作营业或私人企业等生产、运营者身份的个体,在与其他具有经营资格及相关凭证的经营主体达成约定后,利用后者所提供的资源进行营业活动,并向其支付相应报酬作为回报的一种商业营运模式。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2 10:2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