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非法拘禁罪可以立案吗 |
分类 | 刑事辩护-刑事立案 |
解答 |
一、非法拘禁罪可以立案吗 当涉及到对非法拘禁行为进行立案时,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 具体来说,如果存在以下情况之一,那么就有可能构成非法拘禁罪并且予以立案: 首先,非法拘禁的行为必须达到持续24小时以上的时间; 其次,如果存在三次或以上的非法拘禁他人的行为,或者一次性非法拘禁了三个或以上的人,也将被视为符合立案标准; 再次,如果在非法拘禁过程中还实施了捆绑、殴打、侮辱等恶劣行为,同样会被认定为符合立案标准; 此外,如果非法拘禁导致受害者出现伤残、死亡、精神障碍等严重后果,也将被视为符合立案标准; 最后,如果为了非法扣押、拘禁他人而采取了上述第一至第四种情况中的任何一种,都将被视为符合立案标准。 另外,如果司法人员明知自己是无辜的人却仍然参与非法拘禁,也将被视为符合立案标准。 《刑法》第二百三十八条 【非法拘禁罪】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具有殴打、侮辱情节的,从重处罚。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使用暴力致人伤残、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罪】、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罪】的规定定罪处罚。 为索取债务非法扣押、拘禁他人的,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处罚。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犯前三款罪的,依照前三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二、非法拘禁罪拘留几天判刑 一般情况下,宣告判决所需的最长期限为自羁押之日起最多两个月;但对于案情较为复杂,且在法定期限内无法完成审结的情形,亦可经过上级人民检察院的专门审批,将期限延长一个月;若存在法定情形,即在规定的期限内无法完成侦查工作并终结案件的,则需经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的批准或决定,方可将期限延长至两个月; 此外,法律还规定了其他一些特殊情形,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延期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一条 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 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日。 人民检察院应当自接到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七日以内,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公安机关应当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释放,并且将执行情况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对于需要继续侦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的,依法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在启动对非法拘禁案件的立案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循以下几个必要的条件:首先,被拘禁者必须被非法剥夺了人身自由;其次,行为人的所作所为必须具有明显的违法性质以及主观上的故意成分;另外,拘禁行为必须具备持续性并且采用的手段已经达到了相应的严重程度。只要以上所有条件都能够得到充分满足,那么就可以正式启动立案程序,并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行为人进行严肃的追责处理。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