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问题:

 

问题 抢劫罪的主体应分为哪些类型
分类 刑事辩护-暴力犯罪辩护
解答

一、抢劫罪的主体应分为哪些类型

抢劫罪的法律主体主要可分为两大类别:

第一类是已经达到了法定刑事责任年龄(通常为年满16周岁)并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而第二类则是各类单位,包括但不限于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以及团体等等。当这些不同类型的主体在实施抢劫犯罪行为时,均有可能被判定为抢劫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规定:

抢劫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行劫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二、抢劫罪的主观方面包括哪些内容

在抢劫罪中,其主观方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维度上:

首先,犯罪行为人在主观意愿上必须明确表现出直接的故意,且这种故意必须具有非法侵占公私财产的明确意图;

其次,如果行为人仅是对自身已被盗窃、欺诈或因赌博而失去的财务进行抢夺,那么便无法证明其存在着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企图和目的,也就不能构成抢劫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

抢劫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将公私财物抢走的行为。

抢劫罪之法律关系主体共分两种类型:其一为符合法定刑事责任年令(通常为16周岁)且具刑事责任能力之人;其二则为各类性质之单位组织,涵盖诸如公司、企业、事业单位、行政机关以及社会团体等。无论此两大类别主体是否实实施抢劫犯罪行为,皆有可能涉及犯罪构成,遭受法律规制及惩罚。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3 20:4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