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问题:

 

问题 扰乱生产经营秩序罪立案标准如何判定
分类 刑事辩护-刑事立案
解答

一、扰乱生产经营秩序罪立案标准如何判定

涉及妨碍生产经营罪的严肃法律问题,其精确的立案标准划定如下:

首先,此类违法行为必须对社会公共或私人财产至少产生高达五千元以上的实际损害后果;

其次,违法者须多次实施破坏生产经营活动(被认定为三次及以上);

再次,如果违法者公开纠集三名及以上人员共同参与破坏生产经营行为,那么也将触发该罪行的追责机制;

最后,若有除以上列举之外的任何其他可能对生产经营活动造成实质侵害并需要依法惩处的恶劣情况出现,也会立即启动追究刑事责任的程序。

《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

由于泄愤报复或者其他个人目的,毁坏机器设备、残害耕畜或者以其他方法破坏生产经营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十四条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二、扰乱生产经营秩序罪怎么处罚

若导致扰乱生产及商业活动的结果,将会受到如下惩罚:一方面,按照犯罪事实情况可能会被定为破坏生产经营罪,面临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的刑事处罚,情节恶劣者,处罚范围将向上调整,最高达至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另一方面,假如尚未造成重大损害,一般情况下,行为人将被公安部门给予口头警告或不超过二百元的罚款作为惩罚,如果情节比较严重的话,则可能被判处五日到十日之间的拘留期,以及罚款金额在五百元以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

由于泄愤报复或者其他个人目的,毁坏机器设备、残害耕畜或者以其他方法破坏生产经营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关于涉嫌损坏生产运营罪的立案准则如下所示:首先,当对公众或私人产业造成了至少5000元人民币以上的切实损失;其次,如果存在不止一次(即三次或更多)通过破坏生产运营行为来实施犯罪的情形;再者,公开聚集三个或者更多的人士进行共同的、有组织的混乱行为以破坏生产运营也是符合立案规定的;最后,在其他情况下,如果对生产运营活动造成实质性的伤害并且需要依法予以严惩的恶劣事件也会被视为符合立案标准。只要满足上述任何一种情况,就会启动追究责任的程序。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3 15:5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