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未成年人犯罪的量刑标准具体是什么 |
分类 | 刑事辩护-刑事处罚辩护 |
解答 |
一、未成年人犯罪的量刑标准具体是什么 按照我国《刑法》第十七条明确规定,对于青少年犯罪而言,刑罚裁定标准主要分述如下: 首先对于年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的任何犯罪行为,都必须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其次是对于已满14周岁但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来讲,若他们触犯了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他人致残或致死罪、强制猥亵罪、抢劫罪和走私、贩卖以及运输毒品的罪行,那么也必将面临刑事责任的追究; 再次,对于已经超过12周岁却尚未满14周岁的少年来说,如果他们实施了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他人罪,导致他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酷的方式重创他人导致其极度伤残,并且他们的行为极其恶劣且经过最高人民检察院批准予以追诉时,同样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然而,对于那些按照最前述三个条款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未满18周岁的青少年来说,应当给予他们较轻程度的惩处,或者必须对他们减轻处罚。 最后,对于那些由于年龄不足16周岁而无法接受刑事惩罚的未成年人,则需要由他们的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承担监护教育义务,并且在必要情况下,还可以依法采取特殊矫正措施进行教育改造。 《刑法》第十七条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二、未成年人犯强奸罪能判缓刑吗 在刑事审判实践过程中,对于犯有强奸罪行的被告者,一般情况下法院并不会选择适用缓刑制度来进行判决。主要原因在于强奸罪的量刑底线较高,最低程度的处罚都至少需要处以三年至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远远超出了缓刑制度的适用范畴。相反地,缓刑制度则更适用于那些被判处在监禁期间执行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罪犯,根据他们的犯罪行为的具体情节和悔过自新表现,如果法官认为对这些罪犯实施缓刑可以避免他们再次对社会产生危害,那么他们才有可能获得缓刑的判决。 《刑法》第七十二条 【缓刑的适用条件】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在我过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中,针对青少年犯罪问题,对于已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因自身犯罪行为造成的危害结果承担全部法律责任。而对于年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假如他们被认定犯有故意杀人,或者其他严重形式的人身伤害案件,又或是在年满十二周岁至未满十四周岁阶段实行了一些法定上认定为严重犯罪的恶劣行为,经过司法机关的专门批复同意后,才会决定进行追诉。然而,这些承认其犯罪事实的未成年被告人,一旦在这样的情况下被定罪,也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但是,对于这些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罪犯,法庭将会依据法律规定进行从轻判决处理。在此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虽然根据现行法规定,这些年龄层段的未成年人不受刑事责任的追究,但是他们的父母或监护人仍然有必要尽职尽责地履行好对他们的教育和监管职责。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