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拘役缓刑多长时间执行规定 |
分类 | 刑事辩护-刑事处罚辩护 |
解答 |
一、拘役缓刑多长时间执行规定 依照我国法治典章《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之规定,对于判处拘役的犯罪者而言,其缓刑考验期限应在原判决刑期之上依一定比例,但不可低于两个月。这即是说,在缓刑考验期间内,被宣告缓刑的罪犯应当依法接受社区矫治。若在整个考验期间,罪犯未出现刑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的特定情形,那么当缓刑考验期满后,原判之刑罚将自动失效,且应公开宣布此事实。在此期间内,罪犯需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服从监管机构的管理和监督,按要求向考察机关汇报个人活动情况,同时还须遵循考察机关有关会客的具体规定。如有离境或迁居等需求,必须事先征得考察机关的批准方可进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三条 【考验期限】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二个月。 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 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 二、拘役缓刑期满后多久可以解除监管 拘役缓刑期满后,原判刑罚就不再执行,监管自动解除。缓刑考验期满,犯罪分子未再犯新罪或者发现漏罪,也未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或者违反人民法院判决中的禁止令,且缓刑考验期已满的,就视为刑罚执行完毕,无需再办理解除监管手续。缓刑是对犯罪分子有条件地不执行原判刑罚的一种刑罚制度,目的在于对犯罪分子进行改造和教育,在考验期内如果符合规定条件,原判刑罚就不再执行。 三、拘役缓刑期满后如何执行规定? 拘役缓刑期满后,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缓刑考验期满,犯罪分子未违反缓刑考验期的规定,原判刑罚就视为已经执行完毕。 在缓刑考验期内,犯罪分子应当遵守相关规定,如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等。如果在缓刑考验期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刑法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 总之,拘役缓刑期满后,只要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内没有违反规定,原判刑罚就不再执行,其犯罪记录也会相应被封存等处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拘役罪犯的缓刑考验期应超过原刑期,至少两个月。期间需接受社区矫治,未违法则原判失效,须公开宣布。罪犯须守法、服从监管,报告活动,遵循会客规定,离境或迁居需获批准。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