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合同中的“效力”具体是指什么 |
分类 | 合同事务-合同效力 |
解答 |
律师解析:
关于“合同效力”这一概念,实际上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合同的法律约束力,具体来说,就是当合同的一方违背合同约定时,他需要承担相应的不利法律责任的情况。
接下来让我们来探讨一下合同的效力状态都有哪些种类吧?我们通常会将合同的效力状态分为三大类,其中最为普遍且广为人知的两种分别为: 有效以及无效。 对于这类情况,我想就不用过多赘述了。 值得注意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还规定了另外两种特殊情况——效力待定以及可变更可撤销。 首先聊聊效力待定合同的相关知识。 这类合同在合同成立之后,由于该合同的行为人缺乏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使得合同的效力变得不确定,尚需合同权利和义务的承受人进行正式确认。 经过确认以后,才能够转变为有效的合同; 反之,如果未得到确认,那么它将会变为无效的合同。 根据不同的签订场景,效力待定合同又可以分成两大类: 其一,由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签署的合同,需要他们的法定代理人进行确认; 其二,由无权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签署的合同,亦需要被代理人亲自确认。 无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签署的合同,抑或是无权代理人以被代理人名义签署的合同,它们都呈现出一个共同特性,即合同的行为人和合同的义务人不是同一个体。 也就是说,当此类合同签订时,承担义务的人并非合同的签署人,而是另有他人与之具有某种特定联系。 至于可变更可撤销合同,实际上是指,当合同已经生效并开始实施后,由于在合同订立过程中有可能出现一些可改变或撤销的法定原因,所以当事人中的任何一方或受害方都可以向法院或仲裁机构提出申请,要求对合同进行修改或撤销。 一旦该申请获得批准,那么这个合同则转化为了无效合同; 若未能获得批准,则合同依然保持其有效性。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零二条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