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买房消费欺诈的认定及赔偿标准是什么 |
分类 | 房产纠纷-二手房纠纷 |
解答 |
律师解析:
1.在主观方面,欺诈行为的实施者必须具备明知故犯的欺诈意图。所谓欺诈的故意,就是指施行假象的一方明明知道他向另一方提供的信息是不真实的并且可能导致受骗者产生误解的,但仍期望甚至纵容这样的情境发生。
2.在行为上,必须有明确的欺骗行为。也就是说,实施欺诈行为的主体必须有直接或间接的行为表现出欺诈的意图和行为。 3.被欺诈的一方必须因为欺诈行为而陷入错误的判断,并因此而做出了与事实不符的决定。 关于消费欺诈的赔偿标准,具体规定如下:经营者应当根据消费者的请求,增加赔偿其所遭受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应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如果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人民币,则应以五百元人民币为准。
法律依据: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经营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费者提供,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严重损害的,受害人有权要求经营者依照本法第四十九条第五十一条等法律规定赔偿损失,并有权要求所受损失二倍以下的惩罚性赔偿。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